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7日讯 在青岛市公安局城阳分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出入有境,服务无境”不仅是一句承诺,更是融入日常点滴的行动准则。近日,办事大厅接连发生的暖心故事,生动诠释了民警辅警如何用心用情为特殊群体铺就顺畅的办证之路。
镜头一:轮椅上的办证同样顺畅
7月21日10时许,一位年迈的老人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步履蹒跚地来到城阳分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办理证件。面对熙攘的人群,两位老人显得有些局促和茫然。
大厅工作人员看到这一情况,快步上前,俯身轻声询问:“您好,请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有什么我们可以帮您的?”这一系列的小举动和温暖话语瞬间拉近了彼此距离。
经了解,两位老人是独自前来办理护照业务的。当班民警作出安排,一方面,安排专人全程陪护引导,耐心细致地解答疑问、协助填写表格、指引拍照等流程;另一方面,迅速协调窗口工作人员优先为两位老人受理业务。业务办理完后,老人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孩子在外地工作,今天要不是有你们,这心里真是没底,太谢谢你们了!”
镜头二:纸短情长,无声服务温暖人心
7月15日上午,三位听障人士来到出入境接待大厅办理业务。面对沟通障碍,常规的言语交流瞬间失效,然而,困难并未让大厅的工作人员却步。民警主动示意将三位申请人引导至受理台,工作人员见状都迅速拿出纸笔,俯身台前,开启了“无声”的交流模式。
“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请出示您的证件?”“请核对一下您的信息是否正确?”……
一行行清晰工整的文字在纸上流淌,工作人员一笔一划书写询问,耐心等待申请人书写回复。当业务顺利办结,他们无法用言语表达,却在用力点头,并竖起大拇指以表感激。
无论是快速响应群众求助还是为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这些看似微小却饱含温度的举措,正是城阳公安出入境接待大厅深化便民服务的生动缩影。下一步,城阳出入境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在细节处下功夫、于服务中见真情,让每一份需求都有回应,让每一次相遇都充满温度。
新闻链接
炎炎夏日,带来缕缕“清凉”的“警事”
7月17日上午,上马街道某购物广场办公室主任和保卫科科长拿着一面鲜红的锦旗走进城阳公安上马派出所,激动地对民警说道:“本来以为这笔钱很难追回来了,没想到派出所这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真是太感谢了!”原来,7月14日10时许,超市收银员在一名顾客结账离开后发现系统显示金额异常。经核查发现是顾客操作失误导致实际支付金额远低于应付金额,少付了数百元。由于顾客已离开,超市工作人员一时难以联系到对方,情急之下只得向派出所求助。
接到求助后,上马派出所民警立即根据超市提供的信息展开调查。通过调取监控录像、梳理支付记录等方式,民警很快找到了顾客孙女士。民警耐心与其说明了情况,孙女士得知自己少付了款项,经查看账单核实无误后,当即表示马上补付。最终,在民警的协调下,超市成功收回了顾客少付的款项。
7月19日上午,城阳公安棘洪滩派出所民警在春阳路某社区开展夏季安全宣防工作时,发现路边躺着一位老人,疑似摔倒。见此情景,派出所工作人员立刻上前,询问老人是否不适,所幸老人虽年事已高且口齿不清,但意识还算清醒,便小心翼翼地与路过的热心居民一同将老人扶至轮椅上。经检查,老人无明显外伤,这让在场众人稍稍松了口气。民警第一时间联系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快速找到了老人的家人。
不久后,老人的儿子矫先生匆匆赶到,看着安然无恙的父亲,他激动地连连道谢。据矫先生称,老人今年80岁,有脑梗死病史,经常独自推着轮椅在小区内散步,没想到今天竟然发生了这样的意外。临别前,民警特意叮嘱矫先生,老人外出时务必有人陪同,尤其夏季天气炎热,需格外注意安全,避免类似意外再次发生。(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 通讯员 林宁宁)
责任编辑:吕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