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8日讯 近日,烟台栖霞庙后镇后许家村的苹果大棚里来了群“蓝马甲”。他们举着相机、拿着笔记本,正沿着棚间电线认真“找茬”——这是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三下乡”实践团队,他们第一次把“乡村安全大排查”搬进了烟台栖霞的田间地头。
校地合作:三方党建联建助农平安
村委会屋里,条桌拼成“一字形”。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波、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陆继锋与庙后镇党委书记孙洪波、官道镇党委书记于爱辉共同完成校地党建联建及安全生产共建协议签约,明确高校师生将定期驻村,协助基层排查隐患、培训安全技能。
协议内容清楚地写着,山东科技大学每年将安排师生驻村开展乡村振兴研学;镇里负责提供真实案例、组织现场教学;村里提供安全驿站教室”……
带队老师、学院党委书记徐波笑着和后许家村村支书王进军聊天:“我们不仅要把校地党建的‘合同’一起签下去,还要把高校平安课堂的‘驻村点’一起扎下去。”
安全“扫街”:教授带队钻进果园
“叔,这根老化电线如果短路,火星溅到保温膜,果树就完了。”学生杜晓桐一句话,让种植户老王当场冒汗。不到十分钟,队员就用红色贴纸给隐患点做了标记,老王的情况也同步进了他们的电子清单。
两个小时,小队拍回87张照片,现场生成一张“安全地图”:红色闪电标出私拉电线,黄色水滴提示低洼积水,蓝色问号代表灭火器过期。地图用微信传给镇安监办有关人员,对方立即回复:“近期马上带工具来整改。”
跟着的6名学生分工明确:两人记录、两人贴纸标记、两人现场讲解。午饭前,6名学生已走遍26户民居,两人拍照建档,两人贴提示,两人答疑,帮老乡把用电安全知识实打实地装进口袋。
活动现场,陆继锋为庙后镇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和驻地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做了题为《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解读与基层安全生产监管能力提升》的专题报告,台下坐着驻地企业和镇安监办负责人、村网格员和二十多名村民。“基层安全隐患比较多,企业安全生产压力大,安全生产红线不能碰、底线得守住,防线要筑牢。”台下听众边听边记录。
“心愿树”与二维码:治理点子当场拍板
下午,村口壁画街热闹起来。学生边参观边思考:提出“在壁画旁设置二维码听民俗故事”“壁画街文旅融合开发”等多条具体建议;完成了“红樱安全驿站”策划书……
“让墙画讲故事”是学生们给村里的新点子。他们计划把20幅壁画全部配上二维码,游客扫码就能听到“后许家村”的真人版口述史。
经过调研,师生团队形成了一系列务实成果:初步绘制完成村级安全风险地图,梳理出安全隐患点;撰写《后许家村治理提升建议书》;完成“红樱安全驿站”策划书;设计“1+6+N”安全网格体系——以安全驿站为核心,6名研究生担任“安全助手”,带动N名村民成为“安全明白人”。
徐波表示,“此次合作仅是校地握手的起点。未来,学院将以党建联建为重要纽带,常态化推进与庙后镇、官道镇的深度协作。我们致力于将更多‘看得见、带得来、用得上’的智力成果、技术方案和人才资源精准注入乡村一线,确保其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基层乡村振兴注入高校动能。”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琪琪 通讯员 任波)
责任编辑: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