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31日讯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南巴士公司以公交车为流动载体,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建军节”主题车厢。
这些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红色移动课堂,通过沉浸式场景营造、军民互动和红色文化传播,将拥军崇军的浓厚氛围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成为岛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多元主题车厢:让强军故事“动起来”
7月30日至31日,五辆不同主题的建军节特色公交车相继亮相青岛街头。
321路公交车变身“军史长廊”,车窗上精心布置的阅兵方阵图片与国旗国徽知识相得益彰,栏杆间飘扬的五星红旗串旗引得乘客纷纷驻足拍照。
326路则打造为“强军征程展览馆”,从南昌起义的烽火到抗震救灾的逆行,一组组历史照片串联起人民军队98年的光辉历程。
最富创意的当属126路的剪纸主题车厢,退伍军人驾驶员徐正岩在车内张贴《战士冲锋》《海陆空三军》等剪纸作品,用传统非遗艺术刻画出新时代军人的飒爽英姿。
驾驶员李晓茜——这位90后退伍女兵也特意打造211路主题车,一张张色彩斑斓、设计精美的“八一”宣传海报熠熠生辉,它们以生动的画面和激昂的文字,诉说着人民军队的辉煌历程与不朽功勋。
“这些车厢就像会移动的博物馆。”乘坐车辆的退休教师刘女士感叹,“等孙子放学要带他专门来体验,比课本上的历史更鲜活生动。”
军民深情互动:从致敬到传承的温暖传递
主题车厢不仅是展示平台,更成为连接军民情感的纽带。321路驾驶员李思敬在车内设置“荣军乘客留言区”,邀请退伍军人写下军旅记忆。“打造主题车既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鼓励,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兵。”李思敬表示,如遇使用荣军卡乘车的乘客,他会邀请其写下当兵时的小故事或者八一节寄语,并赠予留言者一面手持国旗作为纪念。
市南巴士五分公司的军民联谊活动格外温馨。30日上午,作为共建单位,弘毅中学初二学生高俊豪和弟弟为11路退伍军人驾驶员朱波布置了“惊喜车厢”。当朱波结束工作回到场站时,迎接他的是两个孩子整齐的军礼和鲜艳的红领巾。
“朱师傅为我讲述了他军旅生涯的故事。巡逻时的艰难险阻、部队训练的艰苦卓绝……一个个真实又热血的故事,让我们对军人的奉献与担当有了更深的理解。”高俊豪说。二人还送上了手绘的军人画像和写满祝福的贺卡,朱波感动地勉励他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永不褪色的军魂:退伍驾驶员的别样坚守
在这些主题车厢背后,有一群特殊的设计师——退伍军人驾驶员群体。
326路驾驶员王钢源是一名多年军旅生涯的退伍老兵,他将军营内务标准引入车厢保洁,“被子叠成豆腐块”的习惯演变为“座椅缝无尘”的服务准则。
90后退役军人李晓茜自脱下军装,告别军营的那一刻起,她便毅然决然地投身到青岛公交的大家庭中,成为了一名公交车驾驶员。面对截然不同的角色转变,李晓茜深情地表示:“虽然离开了军队,但军人的本色永不褪色。我将继续在新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军人的誓言,发光发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统计,市南巴士公司现有退伍军人职工近百名,他们将军旅生涯锻造的纪律意识、吃苦精神注入城市公共服务。这些脱下军装仍闪耀军魂的劳动者,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公交车日均载客量超百万人次,是开展国防教育的流动阵地。”市南巴士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已形成“一线路一特色”的红色文化传播体系。这些流动的红色课堂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强化全民国防观念。据悉,青岛公交还将推出更多双拥共建活动,让军人荣光在城市文明中持续闪耀。(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李晓旭)
责任编辑: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