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家电巨头又在海外砸下大手笔。
7月21日,海信HHA智能制造工业园奠基仪式在泰国安美德春武里工业园举行。
在海信官方的描述中,该项目是海信“在海外最大的生产基地”。
泰国HHA智能制造工业园项目分三期规划,计划于2030年完成建设,年产能达1200万台,年产值1000亿泰铢。其中一期项目投资47亿泰铢,将建设11万平方米的冰箱、冷柜、洗衣机工厂,全面投产后年产能预计达260万台,年产值80亿泰铢,为当地创造约1200个就业岗位。
一期项目投资47亿泰铢,根据当下汇率计算,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以产能和产值倒推测算,海信在泰国布局的生产基地,起码是“数十亿元”级别,毕竟全部建成后年产值达222亿元人民币(1000亿泰铢)。
这两年,虽然面临地缘政治动荡以及国际市场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青岛家电巨头海尔、海信,以及曾经的明星企业澳柯玛,均加大了全球扩张的步伐,且动静都不小,甚至创下了多个“首次”。
海尔、海信均是国际化程度很深的企业,海尔的海外营收超过50%,海信的海外占比也接近一半。
考虑到当前的国际形势,新一波扩张应该不只是简单的业务拓展,而具有明显的本地渗透和规避潜在风险的战略考量。或者说,青岛家电企业正在进行新一轮本土化布局,以应对挑战。
家电产业是青岛城市经济的基石之一。2024年,仅海尔、海信两大集团的营收合计超过6000亿,算上上下游配套产业,产值更大。从城市角度而言,它们的扩张对保持青岛家电产业的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
本次扩张,有几个特点。
首先是密集,青岛家电企业集体出手,全球开花。
从2024年至今,青岛家电巨头们在境外“攻城略地”,包括收购项目,可以列一个长长的清单。
2024年8月,海尔智家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开建,占地约32.4万平方米,工厂年产能600万套。一期预计今年9月建成。
2024年9月,海尔埃及生态园二期(制冷工厂)奠基,投资约4000万美元,面积5万平方米,涵盖冰箱和冷柜两类产品,年产能30万台。
2024年12月,海尔智家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与瑞典伊莱克斯集团签署相关交割文件,成功完成对伊莱克斯南非热水器业务的收购交割。
2025年2月,海信集团在埃及的电视工厂项目奠基仪式在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泰达合作区)举行,项目分两期进行。一期项目总投资3800万美元,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电视、音响、显示器等黑电产品,以及注塑、钣金等原材进口业务。
2025年2月,阿尔及利亚的Condor集团与海信签署协议,将在阿尔及利亚建设非洲最大的家电生产产业园。
2025年6月3日,海尔智家旗下海尔欧洲家电控股公司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成功完成对KLIMA KFT的收购交割。后者成立于1990年,是匈牙利最大的空调和热泵批发零售公司之一。
此外,韬光养晦多年的澳柯玛,也加快了国际化进程。5月份发布公告称,拟在印度尼西亚设立子公司,并新建年产50万台冰箱(柜)智能制造工厂项目,项目总投资约3.6亿元。
其次,新一轮扩张显示出青岛家电产业的“家底”以及对全球家电产业链的整合与控制能力,这也是青岛企业能投、敢投的支撑。
2024年,海尔全球利润总额超过300亿,同比增长13%。海信集团202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利润为130多亿。
家电行业成本高度透明、高度市场化,利润成绩单体现了两家企业的竞争力,抵御风险的韧劲,以及再度扩张的能力。手里有钱,才能收购项目,进行新的投资。
作为全球家电的巨头,无论海尔还是海信,都形成了自己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生态系统。具有在全球快速落地、复制的能力。
海信曾透露,带动显示产业链上的40余家供应商企业出海,出海品类涵盖光学模组、背光模组、结构件、包装材料等。也就是说,海信能带着供应链“抱团”出海。
再比如海尔整合科研的能力,在全球构建了“10+N”研发体系,覆盖五大洲30多个国家,布局71个研究院、1000多个实验室,链接超25万专家。
所有这些,不仅是青岛家电企业的护城河,更是进一步全球化的底气。
再次,青岛家电企业本轮落子,有两个特别的方向值得关注。
一是东南亚,去年以来海尔、海信、澳柯玛都有项目落在东南亚,尤其是泰国。之所以选择泰国,缘于其位于东南亚核心的地理位置,背靠近7亿人口的东南亚市场以及东盟十国的优势。当然,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是加分项。
二是非洲,非洲消费的潜力越来越被青岛家电企业看好。海信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至2021年,其在该地区的销售收入从6.63亿美元增长至12.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7.88%。海尔与海信,相继加码非洲,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比于欧美市场,东南亚、非洲的竞争强度相对弱一些,作为新兴市场处于上升态势,投入产出比也高,青岛企业要想维持在全球的地位,这都是不能失去的“地盘”。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贸易体系不稳定之时,在多地进行本土化布局,能对冲减少运输、关税等贸易壁垒带来的不确定性。
今年7月,海信宣布,其位于阿尔及利亚、与当地Condor集团合作建设的工厂正式启动首次大规模出口业务,向埃及和突尼斯等中东及北非(MENA)战略市场出口超过5000台本地生产的电视和洗衣机。
如此一来,企业、当地政府以及周边市场全能受益。
特别强调的是,在布局东南亚等市场时,青岛家电企业并未放松欧美高端市场的竞逐,海尔、海信都在当地投入了大量资源,以确保站位优势。
话说回来,逆势扩张也要承担风险。全球经济承压之下,当地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幻,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市场需求的差异等,都可能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长远来看,青岛家电企业如今的全球布局,正在播下未来五到十年青岛家电行业持续引领的种子。即使遭遇大的市场动荡,以现在的规模与多元化模式,还是能扛一扛的。
责任编辑: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