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青陇科普桥:青职学子临洮行,科普支教润童心

“村里来了群大学生,‘科好玩’开课啦!” 2025年7月,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科好玩”公益科普团跨越山海,奔赴千里之外的甘肃省临洮县,开展了一场满载知识与热情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们用新颖的科普课程和互动体验,为临洮水渠村的63名留守儿童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奇妙窗口,在乡村土地深处播撒下探索与创新的火种。自2021年起,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已连续多年组织大学生赴甘肃临洮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课堂变身“科技乐园”,点燃乡村儿童好奇心

水渠村党委会议室摇身变为教室。在这里,志愿者们化身科普老师,将深奥的科技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趣味体验。

“小机器人,听我指挥!”格斗机器人、编程避障小车成了课堂上的“明星”。机器人在志愿者的操控下展示着各种“绝技”,引来孩子们阵阵惊呼与欢呼。志愿者们耐心讲解机器人的机械构造、电机原理和编程逻辑,并手把手指导孩子们进行简单操控,让科技的梦想触手可及。

志愿者和小朋友们一起探索机器人

“这是我做的‘雪龙2号’!”孩子们用双手搭建起科考船模型,仿佛瞬间“穿越”到南极冰川之中。亲自动手的体验让他们兴奋不已,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被瞬间点燃,成功的喜悦洋溢在每一张小脸上。

“瓶子里的龙卷风!”在“生活中的奇妙科学”实验课上,队员们利用瓶瓶罐罐、水、吸管等日常物品,现场演示“虹吸现象”“大气压强”“水的表面张力”等原理。孩子们围坐一圈,睁大眼睛观察,踊跃提问并亲手尝试趣味科学小制作。在志愿者指导下,他们动手制作简易跨海大桥、纸飞机模型、“远望号”模型等,在“玩中学、做中悟”,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与趣味。

特色科普课程——青岛港“人机大战”

这些精心准备的科普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的边界,将前沿科技引入乡村教室。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观望,到后来的争先恐后、积极参与,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是这场科普支教最动人的风景。

课后延伸设立“科普书架”,知识传递不止于课堂

科普的热情并未随着支教活动结束而消散。团队在临洮县新添小学设立了“‘科好玩’科普书架”,期待利用课间和课后时间,持续为孩子们提供学习平台。

团队在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社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峨眉山路社区常态化开展“以书焕新”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以“专业服务换爱心,科普书籍助梦想”为主题,通过各社区积极号召居民捐赠科普书籍、趣味读物等,志愿者则提供空调清洗维护、家电维修保养等服务。所募集的书籍将运往“‘科好玩’公益科普书架”,延伸孩子们科学学习的兴趣。

与小朋友们一起开展田园小侦探活动

心灵交汇,架起温暖“连心桥”

科普支教的旅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与心的靠近。志愿者们以真诚和耐心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课间一起做游戏,分享青岛的海边故事;耐心解答他们关于学习、关于未来的困惑。

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体验龙门桥吊模型

“你们来了以后,娃娃们看电视的暑假变成了学知识文化的暑假。”孩子家长开心地告诉我们。离别时,孩子们依依不舍的拥抱、“老师,你们明年还来吗?”的殷切询问、亲手绘制的图画、写着感谢话语的小纸条……都让队员们深深动容。这座用知识和爱心搭建起的“青陇科普桥”,也成为了连接两地志愿者与孩子们情感的温暖纽带。

“看到孩子们对科学展现出的浓厚兴趣和无限潜力,我们的一切付出都值得。”2024级工业机器人专业志愿者杨宇琪感慨道。“科好玩”公益科普志愿服务项目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教育公平的生动实践与主动担当。项目充分发挥学院职业教育特色与专业优势,通过精心设计的新颖科普形式,致力于激发乡村儿童科学兴趣、启迪创新思维,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热爱科学的种子,点燃他们勇敢追梦的勇气。

志愿者体验剪纸非遗

探寻文化根脉,助力乡村振兴

期间,团队成员来到水渠村“大田共享菜园”,探寻闲置土地变身“希望田野”、闲置农宅变身“美术馆”的创新做法。水渠村瞄准乡村文化振兴痛点,通过带地入股“菜园”的方式实现村民增收;邀请17位书画家入驻,打造创作、展览、研学、销售一体化的文化空间;以剪纸、泥塑、洮绣传统工艺为核心,通过“非遗传承人+村民+电商”模式,让传统技艺成为致富密码。团队还参加了由县文化馆和美术馆主办的送文化“五进”节目汇演,志愿者化身为热情洋溢的“主播”,助力陇上八里乡村推荐。

志愿者参与陇上八里乡宿直播推荐

调研过程中志愿者们认真聆听介绍,驻足观赏,感受艺术与生态的融合,深刻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迸发出的崭新魅力。

团队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科好玩”公益科普团队将持续深化与甘肃临洮等地的合作纽带,积极依托学院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资源与师资力量,探索远程科普课堂、科普研学等多元形式,将科技知识的星火播撒到更广阔的乡村土地上,使其持续闪耀,为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职智慧”与“青职力量”。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