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日照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
省委书记林武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主持,省政协主席葛慧君,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宇燕,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杨东奇出席。
从本次会议内容看,山东正聚力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着力促进民间投资,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投资引导、服务保障;
着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压实责任、健全机制,确保取得实效;
着力纾困解难,坚持依法依规、分类施策,加快转型发展;
着力拓展市场,用好相关政策和工作机制,多措并举推动企业争订单拓市场;
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构建普惠融资服务体系,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精准对接资本市场;
着力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全省统筹,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
就在本次座谈会召开前不久,山东省公布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奖名单,共有80家企业、50个集体、99名个人受到通报表彰。
其中,青岛有7家民企被授予“突出贡献企业”称号,4位民营企业家受到表彰。本次座谈会上,袁仲雪代表青岛民营企业家进行了发言。
01
民企发展的榜样
7家民企被授予“突出贡献企业”称号的企业分别是: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康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即发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这些企业分布在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现代轻工等产业领域,是青岛头部民企的标杆。发挥这样榜样的力量,正是激发经济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赛轮集团是中国首家A股上市民营轮胎企业,以“做一条好轮胎”为使命,致力于为全球轮胎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以先进的技术推动橡胶轮胎行业高质量发展。
特锐德从事电力设备“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业务和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中高端箱式电力设备产品取得中国铁路市场占有率第一、电力市场第一的行业地位。
特锐德
康大集团是集食品制造、宜居地产、旅游开发与生物科技为一体的综合型大型民营股份制集团企业,荣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东省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
即发集团是全国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和发饰品生产基地,主要生产针织服装、衬衣、功能性面料以及发饰品,产业涵盖纺织服装、医疗器械、金融服务、高效农业等领域。
汉缆股份是中国电缆行业的前沿企业,主要业务涵盖750kV及以下电缆、海底电缆、高压电缆附件、特种导线等,参与多个重大工程的供电保障任务。
国恩股份发挥大化工、大健康产业纵向一体化平台的资源开发优势,打造点阵式产业集群生产基地。
蔚蓝生物主营业务为酶制剂、微生态、动物保健品、海洋水产生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农牧、食品、洗涤、纺织、健康、环保等多个产业。
02
坚定企业家信心
此次青岛受表彰的9位突出贡献个人中,有4位民营企业家,体现了对企业家群体的高度重视。
他们是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瑞泽、瑞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瑞升、青特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纪建奕、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宋承林、中特科技(青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学强。
其中,徐瑞泽和纪建奕都属于民企“创二代”。
徐瑞泽于今年5月接任利群股份董事长,正式宣告新管理团队成型。与一般的“空降式”接班不同,徐瑞泽选择在基层岗位历练,从普通业务员到青岛福兴祥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再到集团总裁,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长为青岛零售巨头“一把手”。
纪建奕执掌青特集团已经超过10年,主导建立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产业涉足专用车制造、汽车车桥生产、汽车零部件生产多个领域,带领这家年收入规模百亿元量级的企业向着“百年老店”的目标稳健前行。
青特集团
于瑞升主导建立了以“投资管理+集团化管控”为主的瑞源控股运作体系,企业涉足绿色工程施工、高端装备制造、低空经济、健康医养、智慧城市、地产开发、金融服务等领域,成为民营企业发展典范。
李学强则是技术型创业的代表,专注电机产业44年。在他的带领下,中特科技发展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直流无刷电机等新型电机成套装备领域走到世界前列,进入LG、松下、博世、采埃孚等国外知名企业供应链。
03
政策持续加力
民营经济是青岛经济行稳致远的底气。
从前5个月的数据来看,民营经济贡献了青岛60%以上的投资和税收,70%以上的进出口,8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90%以上的经营主体数量和企业数量,是稳外贸的“压舱石”、拉动投资的“助推器”、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创新创业的“主战场”。
前不久召开的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系统年中工作会议透露,青岛下半年将聚焦“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目标任务,实施民间投资项目攻坚、技术改造升级赋能、政策服务提质扩面、助企纾困解难帮扶、拖欠企业账款清偿、干部作风能力提升等“5+1”专项行动。
青岛开展民营经济促进法宣贯工作。
着力推动民间投资项目扩容、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政策服务提质扩面、政企互动更加便捷、问题堵点加速破解。
在民间投资项目攻坚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探索研究青岛市市级财政资金“专精特新”股权投资实施路径;
在技术改造升级赋能方面,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培育库,优化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改造奖补政策,常态化开展专精特新企业融链固链建链行动;
在政策服务提质扩面方面,推动政策兑现“直达快享”,打造“益企行”惠企服务品牌,完成100名新增政策服务专员的招募与培训;
在助企纾困解难帮扶方面,组织开展全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交流会,常态化举办海外推介、项目对接等活动……
一系列政策的持续加力,有助于稳定民营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为民营企业的持续投入增加底气。进而共同为青岛经济巨轮破浪前行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记者|周晓峰 编辑|赵笛
责任编辑: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