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8日讯 继电动化之后,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汽车产业的新标签,不断重塑汽车工业的发展格局。作为青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高地,莱西在打造产业链韧性方面不断发力。8日,莱西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供需对接大会召开,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青岛国轩电池有限公司、青岛耐克森轮胎有限公司等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企业参加,北汽制造KD件生产项目等6个项目成功签约落地,为青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本次签约落户的6个项目,涵盖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链条。北汽制造KD件生产项目由北京汽车制造厂投资建设,预计年产北汽制造车型KD件3000套,产值3亿元。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电池电机及控制系统试验室、整车动力经济性试验室、整车环境及系统试验室、材料实验室、整车EMC及电子环境可靠性试验室、整车12通道试验室、试制车间等。欧维斯锂电池项目将新建锂电池生产线4条,年产能12.3亿AH,规划建设6座厂房、1座办公楼、2座仓储中心。渤发新材料充电桩项目主要从事新能源充电桩组装生产。汽车零部件智能仓储项目由京东快星供应链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建设,主要为北京汽车制造厂进行厂区零部件配套运输。腾达汽车座椅项目由青岛腾达汽车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建设,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座椅零部件生产。
本次大会吸引了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等整车制造企业及青岛国轩电池有限公司、青岛耐克森轮胎有限公司等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企业参加,有利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汽车间的交流互动,协同发展,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蓬勃兴起,青岛因时而动,规划“10+1”创新型产业体系,重新布局未来产业,提出要突破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莱西市乘势而上,规划“2+2+1”创新型产业体系,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创新攻坚。莱西市积极推动企业产能提升,抓培育、强龙头,推进整车制造升级,鼓励北汽制造加大极石01、新款212等优质车型营销排产力度,加快导入市场热销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向中高端产品延伸,提升本土产品市场占有率,更好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同时,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盘活本地存量产能,持续促进本地车企对外开放产能,创新合作模式,提升产能利用率。培育一批细分领域领军企业。
“莱西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拥有1家整车制造企业、46家零部件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整车生产为主导,以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为支撑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莱西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莱西市瞄准整车配套、智能座舱等产业细分赛道,围绕存量企业、增量项目、零整配套等方向精准发力。抓招引、补链条,提升产业集群优势。发挥北汽制造总部优势,进一步摸清配套供应链情况,支持北汽制造举办供应商大会,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联动引入零部件供应商。同时,抓好整零互配,组织莱西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供需对接活动,积极组织零部件企业参加五菱、奇瑞现场对接活动,积极推动莱西市零部件企业进入整车企业配套体系。抓好零零互嵌,积极推动海沃汽车、鑫和宇泰等次级零部件供应商,进入祥泰利尔等一级供应商的供应体系,打造整零互配,零零互嵌的产业生态。
在产业链后端,莱西市正积极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服务高地。走进检验检测产业园的改造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产业园瞄准检验检测细分赛道,致力于构建从材料研发到座舱质检再到整车公告的全流程检测服务平台,计划引进育喆汽车、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等汽车检测机构,打造覆盖胶东地区、面向全国的新能源汽车整车检测基地。
同时,莱西市依托“链万企”供需对接服务平台,策划组织汽车线上线下产品推介会、主题沙龙、产业展览、商务对接等活动,激活本地汽车消费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合作机会和拓展市场的渠道。研究制定重点引进行业领域目录,加强车载智能终端、车规级芯片、智能传感器、车载操作系统、高精地图等新兴零部件企业和系统集成供应商的引进培育,鼓励头部人工智能、互联网、信息通信企业与本地整车企业深度融合,培育一批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和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优势企业。(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德银 黄光丽)
责任编辑:孙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