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新场景,升级特色“夜IP”,满足“情绪需求”
新“夜”态带旺青岛暑期消费
近期,啤酒节、中山公园艺术灯会等丰富的夜间活动上新,外加持续的高温天气,让青岛夏夜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淘宝闪购数据显示,进入7月以来,青岛餐饮订单持续攀升,咖啡、冰品冷饮等订单增长超过170%,此外方便速食、洁肤沐浴、口腔护理、纸品湿巾、香薰蜡烛等适宜户外消费的非餐订单也均环比增长超过150%。
消费者的代际更迭,需求市场风向调整,夜经济不再简单地等同于“夜宵”和“夜市”。如何让更多消费者走出家门,尽兴而归?入夏以来,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等围绕夜间消费特点,持续创新消费场景。不少消费者发现,青岛的夜正变得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精致。
细分场景,升级特色夜IP
青岛正积极挖掘“夜场”的消费特色,打造夜间消费IP。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可以“初见端倪”:在金沙滩,高空焰火秀与海岸线交相呼应;在东部金融区,啤酒节博物展、非遗文创展及“博物馆奇妙夜”联动,彰显崂山人文特色;在老城区,老街灯光辉映邻家小院,市民游客在推杯换盏间体验历史穿越感。
与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同期开幕,阔别十余年的中山公园艺术灯会重启,“一夜鱼龙舞”唤醒老青岛人的记忆。
但新启动的中山公园艺术灯会不是简单的回归,它以科技赋能,光影重构,将传统彩灯技艺与现代光影艺术、海洋元素深度融合,打造出沉浸式森林夜游生态灯会。社交网站上,观众已用“制作精美”“规模大”“值得一看”等“一手”评价吸引更多消费者到场。
中山公园艺术灯会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不仅城区之夜“五光十色”,县域的夜也“烟火气”升腾。
位于胶州青年湖畔的“村啤”和“村超”启幕首日销售额就突破10万元。“基本每天下午五点客流开始明显增多,现场可以‘看着湖景喝着酒,吹着凉风踢着球’,直至晚上十一点,人气依然不减。”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
夜场景的“弹性”上新,是青岛积极打造特色夜IP的缩影,为更“好玩”“好逛”的夜生活增加砝码。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受众的年轻化,相关产业正呈现出“形象流变化”和“IP锐利化”的新趋势。因此,打造夜色经济需要拥抱新变化、升级夜魅力。
青岛一直重视夜经济的发展。在年初印发的《青岛市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方案》中,再度把夜间经济作为重要抓手,并提出要打造地标性的夜生活集聚区,推动夜经济的迭代升级。正如社交网站上网友所分享要市井气去三大夜市、要看海去奥帆中心、要逛街去上街里,叠加夜间场景的不断上新,青岛“亮灯”区域已串联起“夜食”“夜购”“夜娱”“夜游”等多元“夜”态。
切分诉求,打造多元夜“圈层”
消费代际更迭,新一代消费主力尤其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商业主体也迅速调整,打造夜间场景增加吸金能力。
晚上7点,送走白日读者,青岛书城迎来夜间学员。被消费者称为“兴趣班界蜜雪冰城”的青年夜校,学员花费500元左右即可购买10到12个小时的课程,学习咖啡制作、美妆、绘画或乐器等入门知识。
青岛新华书店书城明阅岛城市书房、青年夜校项目负责人刘文川表示,因捕捉到年轻人对社交、自我投资的新需求,公司于2024年推出青年夜校项目,“运行一年多,效果不错,2024年至今参与人数已超过1万人次。”
深挖消费需求,为商户衍生更多商机。刘文川补充说,“这部分人群有强烈的兴趣消费意愿,在夜校的基础上,未来还将推出延伸服务,增加服务配套,提升价值链。”
“现在的消费主力是30岁以上的年轻人,也就是‘95后’,他们从小不缺乏物质享受,对精神消费的要求更高。”青岛丽达购物中心总经理顾冰介绍,消费代际的更迭,让市场风向发生改变。尽管业内都强调情绪价值,但什么样的供给契合年轻人的情绪需求,才是市场主体比拼的关键。顾冰表示,消费者需要有特点、差异化的体验性消费,夜经济同理,需要有针对性的多元供给满足多元化“圈层”的需求。
基于此,商场迅速调整夜间活动。“近期我们组织了一场明星生日会,虽然没有明星到场,但现场人都挤爆了,到营业结束的时间,聚会者还不愿意散去。”顾冰说,在青岛,艺术展、脱口秀、演唱会、音乐剧等夜间活动越来越多,这些活动既是“诗”和“远方”的美好联结,也将是拉动消费的新引擎。
“青岛是个非常有消费活力的城市。”蚂蚁集团线下支付事业部区域中心总经理李自铭评价,以“支付宝碰一下”渗透率为例,青岛跻身全国前列。
数字技术的加持也为青岛夜经济释放更多空间。日前,支付宝与市商务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启动的促消费活动上,支付宝宣布将发放数百万元消费红包,同时升级“碰一下”服务,助力青岛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便捷友好城市。“目前‘碰一下’不仅支持支付场景,还支持点餐、入园、取快递,将有效助力青岛夜间消费更加方便、快捷。”李自铭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丁倩倩)
青岛日报2025年8月9日2版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