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捐献是家族的荣耀!” 岛城已完成251例“生命火种”爱心传递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9日讯  近两周,为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青岛市志愿者翟涛、李晶晶、姚强、张济国分别在家人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下,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分别成为青岛市第248例、第249例、第250例和第25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第248例捐献者翟涛

为爱而行兑现生命承诺

翟涛是青岛海滨景区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2022年,他在无偿捐献血小板时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意义,深受触动的他毅然留取血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捐献志愿者,默默等待着那“十万分之一”配型相合概率的召唤。

今年5月,这份生命的召唤终于到来。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联系翟涛,告知他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型成功。得知消息的翟涛既感意外,更觉激动与荣幸:“真没想到能配型成功,感觉像是中了‘生命彩票’。”没有丝毫犹豫,他当即表达了坚定的捐献意愿。随后,他积极配合红十字会顺利完成了高分辨配型检测和严格的捐献前体检,为这场生命接力做好了万全准备。

定下的移植时间,正值翟涛一年中工作最繁忙的阶段,但是他表示:“挽救生命高于一切,不管工作多忙,有困难我会自己想办法克服。”翟涛的家人也给予了无条件的理解和支持,父母提前一天赶到医院协助他办理入院手续,爱人在捐献当天也赶到医院全程陪伴他捐献。单位领导也全力支持他的爱心奉献义举,除了进行工作安排调整,还在捐献采集当天前往医院为他加油点赞。

捐献完成后,翟涛说到:“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来,最后祝福患者早日康复。”

第249例捐献者李晶晶

完成一场与陌生人的“生命约定”

2024年5月,李晶晶在无偿献血活动中登记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志愿者。这份不经意的善举,在1年后成为了点亮他人生命的光。2025年5月,通过红十字会得到消息,他与一名重症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

接到通知时,李晶晶正在忙碌于工作,但第一时间回复“愿意捐献”。家人起初有担忧,他耐心解释捐献的科学流程与安全性:“现在技术很成熟,采取外周静脉采血的方式采集,对身体没有影响,但对患者来说,这可能是唯一的机会。”家人从担心转为支持,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

采集当天,血液从手臂流入分离机,再带着提取出的造血干细胞流向生命的另一端。四个多小时里,李晶晶始终保持着微笑,还笑着对医护人员说:“就当是一次特别的‘体检’,值了。”

第250例捐献者姚强

用行动传递新时代正能量

姚强是胶州市的一名医疗器械工作者,从2009年开始,他一直坚持参与无偿献血,用汩汩热血诠释着无声大爱。2018年5月,在一次献血过程中,了解了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对于拯救血液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意义,他毫不犹豫地留下了血样,正式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今年6月份,十万分之一的奇迹降临,姚强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他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表达了坚定的捐献意愿,并表示说随时配合。

面对家人、朋友最初的担忧,姚强用权威资料和成功案例向他们普及捐献无损健康的常识,并且向专科医生进行咨询,最终化解了亲人的顾虑。他爱人说:“看到整个流程如此科学严谨,医疗团队如此专业负责,我就完全放心了。他做的是正能量的事,我全力支持他。”

捐献完成后姚强表示说:“因为工作原因,平时接触医院比较多,也能体会到重症血液病患者的不易,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传递新时代正能量,呼吁更多人关注和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事业,共同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和希望。”

第251例捐献者张济国

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无比坚定

张济国是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的一名护士,作为一名充满正能量的医务工作者,他不仅坚持参与无偿献血12次,捐献全血8单位、血小板16个治疗量,还在2022年和身为血站采血护士的妻子同时留取了造血干细胞血样,为生命传递的火种再添份希望。

2025年6月,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知他与患者配型相合时,张济国第一时间回复:“我全力随时配合。”在经过了高分辨和捐献前体检,得知身体合格可以捐献后,张济国说到:“虽然不知道对方是谁,但身体里的一部分将延续另一个生命的希望,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奇妙的连接。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无比坚定。”

在捐献前夕,张济国面临着一个现实挑战。妻子刚生了宝宝,身体很虚弱,刚出生的宝宝也需要照顾。但在得知配型成功的消息后,妻子和家人就表示全力支持。“你放心地去捐献,家里的困难我们努力克服!”妻子赵顺顺这样说。这份理解与支持为这场生命接力增添了温暖的力量。

张济国的爱心捐献不仅得到妻子的全力支持,同时赢得整个家族的认可。捐献采集当天,“家庭委员会”准备了红彤彤的“家族的荣耀”证书,由家族中的长辈郑重交到他的手上。捐献现场,张济国看着身边的妻子和家人,语气坚定:“我爱人天天在血站传递热血救人,我受她影响太深了。这次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既是我的荣幸,也是我们夫妻俩共同的心愿。”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类疾病的有效手段,成功配型的比例大约为十万分之一。造血干细胞采集方式是从外周血中采集,是一种安全、科学的方法,无损捐献者的个人健康,却能挽救重症血液病患者生命,彰显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青岛市红十字会自2004年开展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捐献以来,共有4.54万人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志愿者,已成功实现捐献251例,我市志愿者入库数和捐献总数均为全省首位。青岛市红十字会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理解、支持、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来,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帮助为更多的家庭重燃生命的希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责任编辑:周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