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康湾”、抢占万亿新蓝海,青岛发布重磅行动方案!

擦亮“中国康湾”城市新名片,青岛有了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

8月8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近日印发的《青岛市加快推进“中国康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相关情况。

行动规划描摹了“中国康湾”的未来图景——

立足青岛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以“山海康养名城、活力健康湾区”为目标,依托康复大学等高能级平台,突出“全域康养、全龄健康”,加速地产、医疗、康养、文旅等领域深度融合,增强湾区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康湾”。

到2027年,在健康居住、业态创新、产业集聚、场景营造、品质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培育10个产业特色园区,打造30个高品质健康社区,建设100个医康养综合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构建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全龄友好生态,基本建成高品质健康生活承载地、康复产教融合创新高地、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文件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近30个部门联动推进。这样的顶格规划和系统布局,足见青岛对于建好、用好这一城市全新品牌的重视程度。

01

加速崛起千亿级产业‍‍

《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2025)》显示,2025年,中国康养产业市场规模预计达到9.5万亿元。到2030年,康养产业规模或将达到14.62万亿元。康养产业正在成为全国城市争相竞逐的新赛道。

“踏浪”这一万亿级产业蓝海,青岛有着天然的优势。

山海城湾浑然一体,绵延800公里的城市海岸线,舒适宜人的海洋性气候——依山傍海,让青岛成为康养的“天选之地”,被联合国评为“中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如何把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新动能?

2024年,我国首座康复领域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康复大学在青岛建成启用,为青岛发展康复康养产业提供了强劲的创新动能和产学研高能级平台。

围绕康复大学建设打造全市首家康复产业孵化器,培育康养为特色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2022年6月开园以来,孵化康复科技企业83家,健新医疗、源生生物等4家企业获1.1亿元融资。

康复大学

站在新起点,行动计划提出,打造康复产教融合创新高地,将2027年生命健康产业规模目标锁定1000亿元,在城市崛起一条新的千亿级产业赛道。

青岛将聚焦“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支持在青高校、科研院所与康复康养企业加强产学研对接,在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

鼓励康复医院、康养机构与康复辅具企业加强合作,打造康复辅具试用、机器人辅助训练、智能系统评估应用场景。推动中试平台、熟化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康复康养领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崂山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高新区、上合示范区等,布局发展康复机器人、智能康复器械等产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建设康复康养细分领域特色园区。加快培育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规划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用好康复大学创新平台,青岛将支持康复大学在医养健康、科技助残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培养康复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康复大学附属医院建设。加快推进名医名师工作室建设,着力培养实践型、技能型人才。

擦亮这一产业新品牌,青岛还将加大“中国康湾”品牌宣传力度,面向全球多渠道宣传推介,办好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等展会,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02

高品质健康生活承载地

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革新的多重推动下,中国养老行业快速发展,银发经济蓬勃兴起。目前青岛市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数量为238万人,居山东省首位,老年人口占比达23.8%。

近年来,青岛着力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推进优质服务资源下沉基层。

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93家,机构床位4.2万张,护理型养老床位3.5万张,占比达到81.7%;村(社区)养老服务站1300余处;建成助餐机构1400余家,累计服务3400余万人次。

根据行动计划,下一步,高品质健康生活承载地将成为青岛的新目标。

通过优化提升、按需改建、规划新建等方式,青岛将鼓励地产项目向康养地产转型。

积极打造“医、养、康、学、旅、乐”一体化的持续照护专业养老机构。推进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向医养结合机构转型发展。推进城乡空置公共服务资源作为养老设施使用。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带老人开展趣味活动。

制定出台运营管理办法,青岛将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培育一批医康养服务领军企业。

青岛将积极引进国际国内高端康复医疗机构、科研机构,支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开设康复科并设置病房,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增设康复床位。

青岛还将发展高端体检服务,鼓励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布局中式养生馆,支持新中式养生产品和运动康复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养老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03

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

随着银发经济向“慢节奏、重体验、强关怀”的多元服务加速升级,从“基本保障”迈向“品质消费”,康养旅居在银发经济中占据日益重要地位。

抢抓这一机遇,青岛将打造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作为“中国康湾”布局的重点之一。

把握住康养旅居从传统的资源驱动型向协同服务驱动型转变的趋势,行动方案从“吃住行游”多角度布局,发展一站式康养旅居服务。

青岛将依托山海资源、非遗文化等,突出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等功能,推动多业态跨界融合——

依托海水温泉资源,引入知名温泉运营机构,发展温泉康养;

依托竹岔岛、灵山岛、田横岛等海岛旅游开发,突出“一岛一特色”,发展海岛康养;

依托崂山道教养生文化资源,开发适合不同康养群体的“食疗”“茶疗”等产品,发展疗愈康养;

依托国家森林公园等,发展森林康养;

将中医康养等特色体验项目纳入旅游线路,发展“中医体验+旅游疗养”新业态。

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年人在莱西市宏远健康颐养中心康养旅居。

打造银龄消费场景。支持景区设备设施适老化改造,开通老年旅游专线,丰富银发旅游产品供给。

抢占健康食品新赛道,青岛将依托海洋产业优势,挖掘海洋特色产品资源,鼓励开发以海洋寡肽、不饱和脂肪酸及南极磷虾等为主要原料的新型海洋功能性食品。

推进特色化健康载体建设,青岛将支持既有商业、商务办公等建筑转型发展为高端康复医疗公寓、旅居康养公寓;鼓励按规定盘活闲置农房,开发度假民宿、旅居小院等多样化,康养旅居产品。

记者|杨光   编辑|赵笛

责任编辑:宋尉嘉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