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香里的牵挂!青岛这群驾驶员五年陪伴温暖空巢残疾老人心房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2日讯 “刘大娘,我们来给您包饺子啦!”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朝阳山小区空巢老人刘运兰家里传来一阵欢声笑语,青岛真情巴士集团“向日葵”志愿团队的刘振武、董迎福、杨忠春、杨秀丽四位志愿者,提着面粉、馅料和新鲜蔬菜来到了老人家中。

门内立刻传来老人爽朗的应答声,伴随着轮椅滑动的轻响,一幅延续了五年的温情画卷徐徐展开。

一次偶遇相遇,他们开启五年真情陪伴

时光回溯到2020年。在一次社区志愿活动中,“向日葵”志愿团队的刘振武和桓振乐注意到了在楼下独自坐着轮椅的刘运兰老人。

2021年6月,志愿者看望老人

“当时大娘一个人坐着,我们走过去搭话,问她要不要帮忙推轮椅晒晒太阳。”刘振武至今记得初次见面的场景。交谈中,他们得知,刘运兰时年69岁,老人早年因意外导致腿部残疾,常年与轮椅为伴,老伴在多年前过世,两个女儿都在外地成了家,不能时常回家探望。

“物质上不愁吃穿,就是家里太安静了,有时候在阳台上晒着太阳能坐一下午。”老人的话像针一样扎在二人的心上。

2022年10月,志愿者看望老人

后来,刘振武在团队群中聊起了刘运兰的情况。“老人缺的不是钱物,是陪伴和牵挂啊!”桓振乐说道。当时大家一拍即合,纷纷表态会尽力照顾这位独居老人。从那天起,朝阳山小区里,便多了一份志愿者们的牵挂。

五年来,志愿者们用行动践行着最初的约定。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他们总会带着年货、生活用品上门,陪老人贴春联、话家常,让冷清的屋子飘起烟火气。平日里,刘振武、桓振乐和董迎福等人轮班,隔三岔五地抽时间来看望老人,推着轮椅陪老人去小区附近散步,讲讲公交线上的新鲜事,听听老人念叨年轻时的故事。

刘振武给刘运兰老人理发

“刘师傅的理发手艺,比理发店的师傅还好呢!”说起志愿者们的付出,刘大娘总难掩感激。原来,刘振武理发手艺不错,得知老人出门理发不便,便主动承担起了这项工作。每次上门前,他都会特意算好时间,“老人头发长得慢,两个月理一次正合适。”理发时,他一边用推子细细修剪,一边跟老人聊最近的新鲜事,琐碎的家常话里,总会藏着一些贴心的关怀。理完发后,老人每次都会对着镜子照了又照,笑着说:“真精神!比穿新衣服还高兴。”

志愿者安慰老人

在真情志愿者5年的陪伴下,如今的刘大姨,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每次志愿者们来,她就早早打开门等候;临别时,她总会拉着大家的手反复叮嘱:“路上慢着点,下次来别带东西,你们能来,我就比啥都开心。”

立秋饺子香,他们温暖空巢老人心房

今年立秋前几天,刘振武特意给老人打电话:“大娘,立秋那天我们来给您包饺子吧,您爱吃啥馅的?”电话那头的老人高兴得像个孩子:“啥馅都行,你们做的我都爱吃!”

8月7日上午,志愿者们准时赴约。杨秀丽和杨忠春在厨房忙着调馅;董迎福擀起面皮来又快又圆;刘振武则陪着老人坐在客厅,聊聊天,听她讲过去的故事。“家里好久没这么热闹了,就像过年一样。”老人望着大家忙碌的身影,眼里闪着幸福的光。

大家围坐在一起包饺子

当第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大家围坐在老人身边,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着美食的快乐。刘大娘夹起一个饺子,咬了一小口,眼眶就红了:“这五年,多亏了你们。有你们来看我,我这个老婆子别提多开心了!”

刘振武握着大娘的手说:“大娘,只要您需要,我们就会一直来,您放心,我们几个说到做到!”

志愿者给老人端水喝

饺子暖人心,也温暖了刘大娘孤独的心灵。真情职工用5年的坚守证明,平凡的陪伴能汇聚成最温暖的力量。而在青岛真情巴士集团,还有很多驾驶员像刘振武、桓振乐一样,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将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化作春风,让真情在时光里愈发醇厚绵长。(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刘卫杰)

责任编辑:杨小萌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