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途中捡到一个包,青岛真情巴士司机用了很笨但很暖的方式找失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3日讯 “谢谢你啊孩子,你真是个好人!”8月11日傍晚,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大台村里,70多岁的张大姨接过自己失而复得的手提包,紧紧地握着好心人徐国栋的手说道。

原来,徐国栋是青岛真情巴士集团K23路线上的一名公交驾驶员。当天下午,徐国栋下班后驾驶私家车接孩子放学,16:56,行至嘉富路路段时,发现前方路面上有一个手提包。下车查看手提包较为干净,徐国栋猜想应该是谁不小心遗落的,便将包捡起,回到车内查看有无失主信息。

打开手提包,徐国栋发现包内有一张身份证、一张社保卡,还有2700余元现金。根据身份证和社保卡上的信息,徐国栋得知手提包的主人是一位70多岁的大姨,姓张,家住隐珠街道大台村,但包内并没有失主的联系方式。由于孩子即将放学,徐国栋决定先接到孩子后,再按照身份证上的地址,到村里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人认识这位张姓老人。

傍晚时分,徐国栋带着孩子一起,按照导航来到了大台村。徐国栋拿着老人的身份证,询问村口乘凉的村民们有没有人认识这位老人,令他十分意外的是,很顺利地在一位村民的带领下来到了张大姨的家中。路上,得知徐国栋的来意后,村民告诉他,张大姨平时一个人生活,也是村里的低保户,这笔钱对她来说真的意义非凡。

“大姨,你看这个包是不是你丢的?”一走进老人家中,徐国栋便看到了泪眼婆娑的张大姨。听到这句话,张大姨又惊又喜,急忙接过包查看,发现自己包内刚提的2700余元现金分文未少,激动地握着徐国栋的手连连道谢。张大姨说,这2700余元是自己攒了好几个月的低保金,也是自己大半年的生活费。老人刚刚取完钱后回家路上买了菜,手提包不知道什么时候遗失了,发现后,老人沿途回去寻找,一路都没找到,难过地哭了很久。徐国栋拍着大姨的后背安慰道:“大姨,钱找回来就好,您也不要难过了。”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多年来,真情职工始终坚守诚信,将1200余辆公交车打造成市民乘客的“移动保险箱”,同时将拾金不昧的精神延续到车厢外。据统计,2025年以来,真情职工累计捡拾现金10万余元,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700余部,以实际行动助力新时代美德信用建设。(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张真真)

责任编辑:杨小萌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