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3日讯 “请同学们将双手在头顶轻轻合十,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棵扎根大地的树……感受指缝间流淌的风,阳光正从你的掌心洒向全身……”在莱西市月湖公园草坪边,一群孩子正随着老师的口令在舒展动作。这是莱西市暑期“心”实践系列活动之一——“静心一刻”心理自然疗愈活动的现场。
“这项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亲近自然,暂时放下手机、远离电子屏幕。通过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专注力训练和正念觉察练习,帮助他们放松身心,获得愉悦平和的情绪体验。”莱西市教育和体育局心理与家庭教育研究室负责人介绍,暑期期间,心理自然疗愈活动已经开展了20余场,参与学生数量达500余人。
近年来,莱西市坚持以心灵成长为核心目标,通过在暑假期间策划系列“心”实践活动,构建起一张覆盖城乡、线上线下联动的假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守护网,为未成年人打造健康快乐的假期,让孩子们在自然中沉淀、在互动中成长。除线下活动外,莱西市还通过整合全市心理志愿服务力量,在线上开通“掌上心灵驿站”云端平台,组织90名“筑心启航”志愿服务队队员24小时守候,着力解决暑期儿童因空档期、父母监管缺失产生的孤独、焦虑、自律差等问题,让孩子的假期实现全过程陪护。
“老师,妹妹总打扰我写作业,怎么把她‘暂停’呀?”12岁的轩轩在云端平台留言后,不到半小时就收到了心理教师给出的“三步建立学习边界”建议——从“约定学习信号灯”到“用5分钟陪伴换30分钟专注”。这种具体实用的方法帮助轩轩顺利解决了小烦恼。而这样的互动,每天都会在云端平台发生。截至目前,“掌上心灵驿站”云端平台通过直播答疑、评论互动、热线咨询等方式,已为1000多名学生提供心理指导与帮助,成为学生暑期的心理“小伙伴”。同时,针对学生假期学习效率低、依赖电子设备等“热点难点”问题,云端平台还推出系列轻量化科普内容,以轻松有趣的方式传递心理健康知识,用专业与温度守护成长每一步。
“心”实践还有更多的温暖延伸:“筑心启航”志愿服务队在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开设“童心伴读会”,为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提供专业陪伴;志愿者每周准时走进乡村,在老槐树的荫凉下,为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开展“树荫下的悄悄话”“纳凉故事会”等活动;“心理绘画工作坊”通过水彩、黏土等艺术创作,帮助儿童非言语表达与疏导情绪,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亲子沟通训练营”已帮助百余个家庭改善关系;针对中高考生特别设立的“减压赋能站”,运用正念训练等方式有效缓解考生焦虑……
莱西市通过暑期“心”实践系列活动,以心理健康教育精准服务回应未成年人多元、个性需求,用温度与创新打破教育边界,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将暑假真正交还到孩子们手中。这既守护了童心本真,更彰显了以心灵成长为核心的育人智慧,为暑期教育实践谱写了生动篇章。
“通过为孩子创造安全、丰富、滋养的环境,引导他们在放松中积蓄能量,在探索中认识自我,实现心理健康成长。”莱西市教育和体育局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吕建刚表示。莱西将继续抓好假期节点,向全市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度过一个健康快乐、有收获的假期。(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责任编辑:姚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