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区企业诉求一口受理窗口为企解难题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3日讯 “推进得比较顺利,目前处于验收前期阶段,近期就可以验收。”眼下,位于城阳区城阳街道的年加工4000万米热收缩套管项目完工验收日期临近,项目负责人孙建辉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孙建辉是青岛瑞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法人,公司新建了3号、4号厂房,新招引的年加工4000万米热收缩套管项目也将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并开工生产。然而,因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该公司周边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厂区接不上自来水管道,公司新建的厂房因为没有自来水也就无法通过消防验收,年加工4000万米热收缩套管项目也因公司不能按时履约将泡汤,还要给对方交纳数额不菲的违约金。

“当时,我愁得觉都睡不好,急得嘴上起泡。听朋友说,城阳区在市民中心新设立了企业诉求一口受理窗口,专门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我就赶紧去那寻求帮助。”孙建辉说,“当时,工作人员了解企业的情况后,进行了记录,告诉我两个小时内会有相关部门联系你。果不其然,城阳街道、北岸顺清源公司给我们打电话问情况。营商环境建设中心的工作人员还经常打电话告知我项目的进展情况。在各方努力下,项目初设评审等供水配套项目前期手续得以顺利推进,6月初可以进场施工。”

然而,项目推进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顺利,该公司门前道路地下埋有光缆,且周边道路较窄,施工会造成车辆通行拥堵、道路使用寿命减少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解决,施工队伍就不能进场。得知相关情况后,城阳区营商环境建设中心会同区住建局、城阳街道、北岸顺清源公司的相关人员来到公司,召开了现场会,研究解决方案,还去了现场勘察。在实地查看后,又进行了讨论,权衡利弊后,排除了原来的施工方案,采用沿企业北侧旷达路敷设给水管线,自规划三号线现状给水管线接驳实施。

“为了不耽误公司的综合性验收,还当场建立了项目工作推进群。按照定下来的方案,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区营商环境建设中心的相关领导每天在群里调度各方进展,他们是真把我们公司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干。”孙建辉说。

然而,自来水的问题解决了,该公司还面临着缺雨水管道的困境。一到雨季,厂内还存在雨水倒灌、积水的问题,孙建辉又一次拨通了服务窗口的电话。“上午9点多打的电话,不到10点,营商环境建设中心工作人员就带着住建局的工作人员来到公司了,大热天里去实地查看,研究解决方案,没几天,雨水管道就开始进场施工了,用了不到一月时间,雨水管道施工任务就完成了。现在,公司自来水已经接通,下一步招引的项目就可以投产了。”

据了解,城阳区的企业诉求一口受理窗口去年年底成立,将原本需要多部门奔波的事项整合为“一窗受理、全程协调”。为延伸服务触角,城阳区还组建专班,深入8个街道、14个产业园区设立诉求受理站,确保企业问题“即诉即办”。“原来企业需要跑多个部门去协调解决的事项,现在到企业诉求一口受理窗口办理就可以了,我们来协调相关部门,两个小时到达企业现场,与企业取得联系。政策类咨询类一般1个工作日(办结),企业诉求事项10个工作日,复杂的事项15个工作日限时办结。”城阳区营商环境建设中心企业服务科科长刘铁军介绍。

截至目前,城阳区企业诉求一口受理窗口共受理企业各类诉求780件,已办结775件,诉求办结率99.4%,企业满意率100%。(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周伟)

责任编辑:姚冲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