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村街道:盐碱地上稻花香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引来白鹭飞至稻田栖息。

蓝村大米曾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名噪一时,留在青岛人的美好记忆里,后因土地分散、天旱缺水等原因绝迹40年。2010年,蓝村青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不仅“复活”了这一品牌,还实现了水稻种植规模化和标准化,引领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

当下正值水稻苗茁壮成长期,在蓝村街道二里村,一垄垄绿油油的水稻成了盛产稻米的“宝地”。可十年前,这些水稻所扎根的土地本属于不招北方庄稼待见的“盐碱地”。

“以前这些盐碱地,正儿八经庄稼长不好,基本上是荒地。”蓝村青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海祥一边指着成片的稻田一边介绍说。

蓝村街道种植水稻可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但是当时因为规模小、管理难度大,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到七十年代末已难觅水稻踪迹。后来,随着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和惠农力度的加大,水稻种植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当地村民将这1100多亩荒地集中起来,成立合作社,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的路子。

孙海祥说:“合作社成立后的十几年,通过改善土壤,现在水稻平均亩产一千斤左右,基本实现机械化,种植技术日趋成熟。除了自己种植,还带动周边村民种植,面积达五六千亩。”

合作社利用自身水稻种植技术优势,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实现了水稻种植规模化和标准化,让农户尝到发展品牌农业的甜头,纷纷通过资金入股或签订统购统销合同方式参与,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发展股东社员160多人,年销售收入达55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1160多户,发展成为全市专业从事水稻种植及深加工的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龙头示范合作社。“我常年在这干,一年稳收入在四万块钱。忙的时候我对象也来干一段时间。”郭家庄村村民王同考说道。近年来,在不断寻求种植技术实现新突破的基础上,合作社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水稻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上。由于蓝村大米定位高端绿色食品,所以产出的大米价格高于普通大米三到五倍仍供不应求。每年丰收时,蓝村大米的火爆销售让很多城里人慕名而来,对田园环境流连忘返。受此启发,当地政府借此发展农村休闲旅游,每年举办“水稻节”和“私家稻田认购”活动,也带火了蓝村乡村休闲游,期间,吸引了不少各区市市民前来认购游玩。现在,合作社发展前景越来越好,社员收入逐渐增多,携手奔小康的底气更足了。

孙海祥介绍:“下一步我们初步设想建一个育秧大棚,给周边愿意种的农户提供秧苗,这样不但保证了自己的秧苗供应,还可以给周边村民提供秧苗支持和技术指导。”    刘云睿  张亭亭

责任编辑  刘锟锋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