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智造】扎头绳起家 “中国绳王”随大国重器“上天入海”

历史上寿命百年的企业犹如海浪淘沙般,坚守下来的大都已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放眼中国现存的百年企业里,得以经受住困难和持续发展的屈指可数。青岛海丽雅集团始建于1922年,是中国建厂最早专业织带、特种绳缆、安防自救产品生产的厂家。作为一个近百年的老牌企业,海丽雅也曾面对过众多困苦艰难的时刻,以女士扎头绳起家的它,历经多次变革,如今蜕变成助力中国成功“上天入海”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是当之无愧的“隐形冠军”。

扎头绳起家转型成“中国绳王”

1922年伊始,女士扎头绳还只能从外国洋行购买。怀着爱国情怀,济南百货商店董事长段巨川赴青岛筹建了第一家协成花边厂,生产属于国人自己的扎头绳。凭借着高质量的产品,协成花边厂赢得了“江北第一家”的称号,也逐渐延伸出相关的绳制产品。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时,中国迈入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低附加值的产品已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海丽雅陷入了危机。

海丽雅集团董事长张旭明就是在这时候临危受命的,面对困境,她带领员工们凭借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刻苦的钻研精神迅速做出了战略定位,“集中人力、财力发展主业”,关、停、并、转了九家与主业无关的子公司,将目标投放在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国内市场空白的特种绳缆。通过“转方式、调结构”等举措,海丽雅开启了“专、精、特、新”的特色发展之路。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站在变革的拐点,实现“制造”向“智造”的飞跃。

“你别看我手中的这条绳子只有3毫米,却能承重1.3吨,而且不同用途的特种绳索特征各不相同,比如上天的绳缆需要耐高温,入海的绳子需要耐腐蚀、耐切割。”海丽雅技术中心谢丹博士介绍,“整个绳子生产过程中后处理最为重要。”

据了解,后处理的过程决定了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一根普通绳子还是一根特种绳子。就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毅力与恒心,让海丽雅创下绳缆界的四大第一:绳缆表皮与内芯移滑度为零的“中国精度”;在196℃-560℃环境下不分解不熔化的“中国温度”;强度是同直径钢缆2-5倍的“中国强度”;深入海下8000米的“中国深度”。一路走来,海丽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绳王”,书写了一系列“绳缆”传奇。

一根根特种绳成为大国重器的“关键部位”,守卫科学研究与生命安全,所以特种用绳容不得一点差错。截至目前,海丽雅拥有创新产品1000余种,专利1600余项,是“中国专利申请50强企业”,参与制订了国家标准5项,山东省地方标准3项。从国家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9000米救生绳,到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着陆伞绳插接技术,海丽雅紧紧围绕做好“一根绳子”的理念,突破自身的发展局限,实现了由“青岛制造”到“青岛智造”的华丽转型。为了探索海丽雅得以获得如此成就的背后因素,记者团同张旭明在海丽应急安全培训中心促膝长谈,走进了位于海丽工业园内的厂区,在这里,我们找到了答案。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

海丽雅大多数员工和张旭明一样,自踏入海丽雅的大门时,就不曾离开。对于人才的培养,海丽雅从不吝啬。2000年初,海丽雅就设立了“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的制度,所有员工只要在原有基础工作中提升了工作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都可以拥有以自身名字命名的创新方法,“三小”制度源源不断地激励着员工们改革发明的热情。“要让企业的员工富起来”是张旭明对待人才的诚心,也是支持令员工们坚定不移地为海丽雅注入创新活力的信念。

紧跟时代脚步 提高创新能力

人才是企业的根本,但创新才是传统制造业焕发新生机的活力之源,坚守主业的同时,将科技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输入企业体内,从而给传统制造业带来新变化,让新金花孕育出新的生命力。张旭明意识到,国企转型的根本问题在于转变思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产品。于是时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和员工们一起深度剖析国家政策。找准了定位,才能找到企业发展之路,但这一切,都必须围绕着一根绳子,因为这是我们的根本,我们的专业领悟。

围绕着一根绳子,结合着国家深海、深空等重大战略,张旭明带领着海丽雅突破了特种绳缆只靠进口的僵局,先后服务于国家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海洋科考船“科学号”、国家战略先导海洋科学项目、大型飞船返回舱、万米深渊级科考、深海潜标实时传输等重大科研项目。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海丽雅功不可没,它不仅发明了火星着陆提供伞绳与伞以及探测器链接的连接技术,还创新出绳索插接技术用于最大限度提高伞绳强度、减少强力损失,确保着陆器安全。上万次的实验,不分昼夜钻研,海丽雅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攻克每一个摆在他们面前的难关,而且始终紧跟时代的脚步,将目光放的更加长远。

不忘历史 牢记从何而来

“海尔蓝、海信绿、海丽红”一件亮丽的粉红色工服是海丽的典型代表。“蓝色是科技蓝,橙色是应急红,粉色代表的是女士扎头绳起家的颜色”,张旭明指着工服上的三种颜色说道。对海丽雅包含情怀的她,始终不忘初心,时刻为员工们讲述着海丽的发展历史。近百年的企业,追根溯源,脚踏实地是海丽雅能够长足发展的信心。张旭明坚定地说道,“只有铭记从何而来,才能知晓到何处去。”

打造应急安全产业的“新金花”

“中国应急产业标准的制定起步晚,但是晚不等于不做,而是必须尽快做,于是我们制定目标:十二五的时候成为山东省的标准制定者,十三五的时候成为国家标准的制定者,现已全部实现。”

截至目前,海丽雅拥有三项山东省标准,五项国家标准。2020年8月26日,在青岛发布的《2020年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名单》中,海丽雅集团的身影活跃在制造业培育企业名单里。

海丽雅始终认为“安全是最好的礼物”,面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海丽雅未来将聚焦打造应急安全产业的“新金花”,打通线上线下科技项目孵化平台,全面构建国内应急安全领域的新业态、新生态圈模式。广泛布局应急安全培训基地,打破应急产业在中国是“哑巴行业”局面,率先在国内树立起安全防范意识,塑造安全知识氛围。

海丽雅投入巨资,建设了国内第一家由企业设计、建设、运营的应急安全体验馆。作为2016年青岛市政府十大实事之一,为青岛市8万名中小学生提供应急安全体验培训。2018年10月,公司又投资近3000万元,在青岛西海岸建设、运营了全国领先的综合性、交互式体验基地,力创中国应急安全行业第一品牌。未来,海丽雅将不仅做绳缆,做应急产业,也会进一步响应国家号召做装备。回首走过的百年之路,张旭明感慨万千,“一个百年的企业,我们应该把它传承下去。”海丽雅的每一位员工都是创造历史的人,而海丽雅未来也将创造更多的历史。(记者 蔡知芳)

责任编辑:潘慧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