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十万人次观看! 首期“青报文韵E讲堂”点亮青少年艺术夏日

这个夏天,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艺术体验在云端开启。由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青岛市手造节组委会与青岛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青报文韵E讲堂”自推出以来,便以丰富而系统的课程内容、权威而亲切的教学团队、灵活的学习方式,悄然成为许多学生与家长夏天的陪伴。

wps_doc_0.jpeg

“青少年暑期线上文化艺术夏令营”课程累计观看量超十万人次,百余人完成学习并获得了官方社会实践证书,参与者遍布青岛各个区市。从低年级学生到初高中学子,他们在云端课堂相遇,共同聆听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对话。

优质课程资源丰富青少年暑期

“青报文韵E讲堂”依托主办方深厚的文化资源,将传统手工艺、美术、音乐等优质内容系统整合,打造适合青少年的美育课程。在这里,艺术不再遥远,名家近在眼前。

平台邀请了丰梅(西海岸新区音乐家协会主席)、王雪莲(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品设计教研室主任)、裴云波(青岛市手工艺协会少年分会会长)、李慧宇(青岛城市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等专家老师授课。她们以专业底蕴和教学热忱,带领孩子们步入非遗手造、文创设计、民间音乐等文化艺术的瑰丽世界。

wps_doc_1.jpeg

多元课程开启创造力之门

课程内容的多元与精细,是“青报文韵E讲堂”另一特色。从佳能相机的使用到大疆无人机的操作,从水彩画的基础示范到声乐艺术的初步训练,从柳腔戏曲的鉴赏到扎染、泥塑、贝雕等手造艺术的讲解,每门课程背后都是一个等待探索的世界。主持、新闻写作等新闻素养类课程进一步拓宽了讲堂的边界,不仅教授技能,更培养一种看待世界和表达自我的方式。

wps_doc_2.jpeg

权威证书见证成长轨迹

首期活动的成功,是“互联网+文化教育”一次扎实而温暖的探索。它用技术缩短距离,以内容传递温度,使得名师名课、传统文化走进日常。课程学习证书由多家权威机构联合盖章,为孩子们的学习之旅提供有力的认证。

wps_doc_3.jpeg

下一步,“青报文韵E讲堂”将持续推出多元主题课程,贴近不同兴趣与年龄段学员需求。它将不仅是学习的平台,更成为陪伴一代人审美成长的文化家园。

这个夏天,有些改变已悄然发生:一些孩子认识了第一句柳腔,一些少年完成了第一幅扎染,一些家庭多了一段共同观看、一起动手的记忆……这些微小却真实的瞬间,正是“青报文韵E讲堂”最美的回响。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课程,让更多孩子感受传统之美,在笔墨音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艺术故事。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