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4日讯 9月3-4日,青岛市家畜(猪)繁殖员职业技能竞赛在平度市举办。来自各区市生猪繁育一线的21名选手参赛,经过激烈比拼,平度市古岘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监督站的刘晓明获得总成绩第一名,根据相关规定将被授予“青岛市技术能手”称号,并与来自平度的张晓林、黄欢共同获得一等奖;3名选手获得二等奖,4名选手获得三等奖,充分展现了青岛市家畜繁殖员的专业水准和职业风采。
家畜繁殖员是畜牧兽医行业唯一保留的“准入类”职业技能鉴定工种,职业技能竞赛是培育畜牧生产一线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本次竞赛由青岛市农业农村局、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市总工会和青岛市妇女联合会主办,青岛市畜牧工作站承办,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崔召校区)协办,旨在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工匠型人才。

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对壮大技术人才队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家畜繁殖员职业技能竞赛市级决赛前,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基层动监站三级协同联动,通过充分宣传发动、技能训练等,80名生猪繁育一线的技术骨干参加了各区市初赛,经严格选拔、技术培训,来自即墨、平度等5支参赛代表队的21名选手进入市级决赛。
决赛采用“理论考试+现场操作”的考核模式,理论考试考核选手们家畜繁殖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等专业理论功底。记者在竞赛现场看到,选手们全神贯注,技能操作环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精液活力检测、精液精子数测定、母猪发情鉴定、猪人工授精等一系列操作,展现出了扎实的理论根基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获得本次竞赛第一名的刘晓明,已在畜牧生产一线工作了28年,他激动的说:“我常年服务于养猪场,给猪做人工授精,在一次次的服务中提升了技能。这次竞赛是对我多年工作的一次检验,第一名的成绩是一个新的起点,激励我继续勤练内功,提升技能,更好地服务养殖场户。”
比赛中,裁判员严格执行评分标准,监督员对比赛全程进行督导。竞赛结束后,组织了技能操作培训,专家现场演示和讲解操作要点、答疑解惑,通过以赛促训,建设技术精湛、素质优良的家畜繁殖员队伍。
为建立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长效机制,今年6月,青岛市畜牧工作站与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畜禽养殖企业联合组建“产教协同创新联合体”,三方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在学校设立“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培训基地),组织了8位市级劳模工匠(技术能手)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丰富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构建起产教融合、政校企深度合作的工作机制。青岛市畜牧工作站站长周围表示:“将持续依托培训基地,推动教学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通过劳模工匠“定制化”带教,为畜牧业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助力青岛从畜牧大市向畜牧强市稳步迈进。”
据介绍,青岛市是畜牧业大市,统计数据显示,全市上半年肉蛋奶产量57.85万吨,保障了千万居民的“菜篮子”量足价稳。畜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技能的家畜繁殖员队伍,青岛市将以本次竞赛为契机,发挥“劳模工匠+职业教育”特色体系的作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全力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畜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李培培)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