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洋要资源、要空间,这是沿海地区竞争比拼的新赛场。
海洋,是山东发展的最大动能、最大优势和最大潜力所在。2024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8万亿元关口,占全省GDP的18.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五分之一。
各类海洋产业集聚,海洋领域科技创新成效明显,海洋国际合作成果丰硕……浩瀚蔚蓝的海洋,澎湃着山东这片人文沃土、经济强省的蓝色动能。
01
海洋,覆盖地球70%以上的面积,联通全球、流转不息的洋流,为人类社会的交互和共享提供了天然的渠道,因此,在既有的人类历史中,“海洋”始终与“开放”密不可分。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门户,山东自古就是对外开放的前沿,从秦朝徐福东渡日本,到唐宋时登州港“日出千杆旗,日落万盏灯”的盛景,再到如今航线总数360余条,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700多个港口建立贸易往来的世界级港口群,地处“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的山东,始终以开放姿态拥抱海洋。
雄厚的港口资源,让山东在全球航运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也为山东对外开放积累下突出优势。
而山东能始终保持高水平海洋开放的另一个“秘诀”,就是持续不断打造高水平、高效能的海洋开放平台。2019年获批至今的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在大宗商品交易、跨境电商、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等领域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探索出一系列国际贸易领域的创新举措。近年来,山东还着力建设“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截止今年6月,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滨之城”平台秘书处、“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等7个涉海国际组织进驻青岛,海洋合作的山东实践正赢得国际认同。
如今,山东还在打造更多高能级海洋重大国际交流合作平台。9月7日至9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将在青岛举行,这一论坛是山东省保留举办的3个省部级论坛之一,也是唯一的涉海国际论坛。届时将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700名嘉宾共聚一堂,围绕海洋未来展开深度对话。借助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山东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拓展海洋开放合作新空间。
02
向海洋“进军”,是一场科技创新的大考。深谙创新的山东,将创新驱动作为经略海洋的核心引擎,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量”。
为强力汇聚创新资源,山东构建起了“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高端平台”的高能级创新矩阵,向着海洋科学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发起集群式攻关。截止目前,山东“国字号”海洋科研机构达50余个,涉海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全职住鲁海洋界院士达22人、占全国总数三分之一。一流的科研力量,自然能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2024年,青岛海洋领域共有5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海洋领域获奖数量的50%。
另一方面,山东也着力打通产学研转化的堵点,让更多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年来,山东围绕海洋新质生产力培育主题,着力打造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线上服务平台等线上合作平台、山东现代海洋产才融合发展创新联盟等行业组织,启用多个海洋科技孵化器。目前,山东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已初筛发布科技成果4000余项,征集企业创新需求1000余项,已促成技术合同交易超2.4亿元。
此外,山东实施了“透明海洋”“蓝色药库”等大科学计划,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让海洋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加速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
03
怎样才算真正“拿下”海洋这个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最终衡量标准还得是产业发展成效。
支撑起超过1.8万亿的海洋生产总值的,正是山东扎实构筑起“四梁八柱”格局的现代海洋产业。
传统支柱产业集聚发力,支撑增长“主引擎”作用明显。2800余个重力式深水网箱、400万立方米养殖水体……稳居全国首位的海洋牧场数量,见证了山东海洋渔业从“讨海”转身“耕海”的渔歌嘹亮;在青岛港,满载2500余辆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滚装船启航前往海外市场;在日照港,满载煤炭的列车沿瓦日线抵达;在威海港,来自韩国的汽车配件正乘巨轮靠岸……以5.1%的吞吐量增速蝉联全国第一的山东港口群,为更多沿海城市打开了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
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发展动能明显增强。海工装备领域,“蓝鲸1号”、“国信1号”、“海葵一号”等大国重器不断涌现,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等关键部件实现“零突破”,“山东海工”品牌逐步打响;BG136迈入临床II期,藻酸双酯钠PSS、甘露特纳胶囊GV-971享誉中外,超纯海藻酸钠生产打破垄断……山东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是全国总量的“半壁江山”。
从耕海牧渔的“蓝色粮仓”到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的“大国重器”,从跨越天堑的跨海通道到蓬勃生长的海洋生物医药,山东的海洋产业早已超越“渔盐之利、舟楫之便”的传统范畴,向着多元化、高端化、集群化加速迈进。
百川朝海,潮流不息。山东的“海”,是开放的机遇之海、创新的活力之海,更是产业的实力之海。面海而兴,向开放要发展,山东正以开放姿态继续深耕蓝色国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海洋经济的无限可能。(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高一铭)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