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定于9月7日至9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7日上午,论坛同期活动“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在青岛世界博览城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本届博览会以“从蔚蓝到未来——蓝色·海洋·科技”为主题,总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设立海洋发展成果展区、海洋生物医药展区、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展区、海洋科技装备展区、海洋国际商品展区等五大展区。各展区共汇集450余家参展企业机构,集中展示海洋领域最新成果与未来趋势。
博览会深度融入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首创性地将“中印尼海洋科技合作”与“山东海洋发展成果”相融合,是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实践。“山东海洋成果”系统呈现“战略—科技—产业—港口—生态—合作”的山东海洋强省建设体系,多项“首位”“第一”“最大”的硬核成果通过实物、模型和沉浸式体验展现,清晰描绘山东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从海洋“大省”迈向海洋“强省”的海洋领域布局。
尖端海洋科技是本次展会的核心看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院(侯保荣院士团队)、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张建民院士团队)、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院士团队)三大院士团队集体亮相。其中,由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李华军院士团队合作研制的大功率永磁一体机,实现在国产最大起重船上的首次应用突破。此外,达峰科技(海仪所)原位监测仪器、伟卓科技双模磁力仪等一批“专精特新”成果,在海洋感知探测的精度与深度上达到新高度。
展会首次设立海洋生物医药展区,共有85家头部企业、机构参展,完整覆盖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新药研发到临床应用的全产业链,“蓝色药库梦想”海洋强国梦正加速照进现实。
本届博览会凸显海洋科技跨界融合与应用。国网(山东)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海洋+智慧能源”解决方案、航大汉来“低空经济+智慧海洋”无人机应用,展现海洋科技与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融合场景。同期举办的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通过“赛、展、会”结合,全面展现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链布局与AI应用场景创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 见习记者 高小岩)
责任编辑: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