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8日讯 这个夏天,崂山区委社会工作部协同各志愿服务组织和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联动融合活动。从文化传承到安全教育,从课业辅导到心理关怀,专业社工和志愿者们用爱心与专业为青少年打造了特色“暑期成长乐园”,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志愿服务,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金家岭街道以“专业引领、志愿协同、资源联动”为实施路径,组织开展了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联动辖区内外志愿服务资源,与青岛大学共建合作机制,构建“场地由社区提供、志愿者由高校选派、专业指导由社工站负责”的常态化服务模式,形成“专业策划+志愿落地”的高效协作机制。其中“童乐班”小课堂以“动手实践+趣味互动”为鲜明特色,引领孩子们在学技能、强体魄、增知识的过程中,深切感受社区的温暖关怀,汲取成长的强大力量。石岭路社区联合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等50余家共建单位及30余名党员志愿者倾力打造“七彩光”少儿暑期成长营,采用“校内教育+社会实践”融合模式,精心设置传统文化、科学普及、创意美术、综合实践、心理赋能、生活技能六大系列课程。通过沉浸体验、动手实践、团队协作等多元形式,让孩子们收获知识、提升能力、滋养心灵,实现个性化成长。特别推出“成长护照”特色活动,设置趣味板块引导记录参与过程、习得技能与内心感悟。孩子们完成任务获得印记,在寓教于乐中补全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的“成长拼图”,收获有光、有爱、有成长的七彩假期。山水名园社区联合大疆教育、国信游泳馆、和睦邻等共建单位及志愿者团队,开展“科普护航”儿童夏令营活动。通过“专业社工统筹+多方力量协同”模式,设置旧物改造环保课、无人机科技体验、防溺水安全实训、科学实验秀等系列课程,以情景模拟、分层教学、实操体验等形式,让科普知识入脑入心。
中韩街道联合猫头鹰图书馆及“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了公益课堂系列活动8场,涵盖课业辅导、阅读写作、国学文化等活动主题。通过基础知识学习、课业预习复习、阅读与朗读、写作技巧学习等内容设置,采用“一对一”答疑、分组学习、穿插趣味手工等形式,在知识传授中融入动手实践与互动乐趣。联动崂山区文旅“博学游记”“青帆筑梦”等项目资源以及高校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等服务力量,开展了国学文化、国际象棋教学、科学实验、生物科普等“赋能益夏”困境儿童暑期成长营系列活动20余场。北村华兴社区策划开展了“童趣绘梦,共筑美好花坛”环境提升亲子活动,以“艺术创作+劳动实践+美境共建”为主线,以“小手拉大手”为路径激活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激发青少年儿童的社区治理参与意识。
沙子口街道联合乐为公益组织开展了特殊儿童走访慰问活动,为辖区内20余名特殊儿童送去精心准备的爱心鞋子,用细致关怀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增添暖意。汉河瑞源社区针对暑期托管难题与儿童成长需求,创新开展“青苗成长π课堂”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通过学业π、兴趣π、实践π三项专题,以“安全为基、趣学为核、成长为要”为原则,融合学业辅导与素质拓展,涵盖非遗传承、国学诵读、科学实验、数独解谜、体育锻炼、口才演讲等特色课程,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学中玩、玩中学”的暑期成长之旅。
2025年“成长益夏”暑期成长课堂在北宅街道三树新村、下葛场村党群活动中心陆续开课,活动以“文化浸润+成长赋能”的形式为乡村青少年提供了系统的学业辅导与素质拓展。成长课堂坚持“社工统筹+志愿者执行”的双向互动,积极联动本土和青年志愿者、村内文化达人等志愿服务力量。以文化实践课程为核心载体,系统性开设剪纸艺术、民俗科普、年画美育教育等多维课程,并首次将北宅本土文化元素全面植入课程体系,让“解民忧”的公益服务与“传文脉”的文化使命同频共振,为青少年打造了一场“有温度的陪伴+有深度的浸润”双轨成长之旅。暑期课堂共计举办活动20余次,累计服务儿童近500人次。
崂山区猫头鹰助学公益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书香润童心 筑梦启新程”青少年阅读夏令营活动。活动面向崂山区热爱阅读的青少年和困境儿童,围绕“阅读习惯养成”“文化传承体验”和“综合素养提升”三大目标,精心规划了10场不同主题课程,涵盖阅读能力培养、传统文化浸润与职业认知拓展等内容,参与分享阅读交流感悟近6万次,形成了“以赛促读”“亲子共读”等良好态势。
下一步,崂山区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深化“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联动机制,通过链接多元优质公益资源,精准对接青少年在学业支持、兴趣发展、社会融入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全力为青少年营造更有温度、更有深度的成长环境,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责任编辑: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