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意赋能乡村振兴新生态
西海岸新区“德育乡村”创意设计大赛落幕,21件作品获奖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14日讯 创意赋能乡村振兴。9月14日上午,“德育乡村”创意设计大赛颁奖仪式暨成果汇报在西海岸新区广播电视台演播厅内举行,标志着新区“德育乡村”品牌从1.0阶段的全面覆盖迈向2.0阶段的提质升级。
“德育乡村”创意设计大赛以“德育润心田,创意美乡村”为主题,2025年4月启动,吸引众多村干部、大学生、中小学生等群体参与,共征集到优秀作品102份。围绕乡村文化挖掘、产业升级和人才培育三大核心,大赛设置四大特色赛道,吸引多元主体参与共创。比赛过程中,农高发展集团发挥农业龙头资源优势,为参赛者提供从技术培训到场景对接的全周期服务,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高校支撑、村民参与”的四位一体创新生态。
大赛创新采用“培训—创作—评审—转化”全流程闭环机制,累计开展12场专项培训覆盖475人次,邀请20位行业专家组成评审团,确保作品兼具创意性与实用性,最终评选出21件获奖作品。
高校团队以文化创意激活乡土资源,华侨大学籍宇泽、袁凌紫的《青岛小镇赞》通过艺术化表达让乡村文化焕发新彩;中小学师生则用童真视角传承农耕文明,海王路小学陈芊煜的《二十四节气歌》将传统智慧与少年创意完美融合。
最具突破性的是基层工作者的实践成果。大场镇三河埠村毕纪花通过大赛培训掌握AI技术后,其抖音账号推广的“帮喜团”茶果远销北京,豆角实现日销400斤的突破;大村镇龙马村杨玉国用AI制作的基层工作短视频,让乡村故事获得更广泛传播。
现场的节目表演成为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生动注脚。情景剧《麦哨》还原乡村田野的纯真活力,《AI魔法课堂》展示了技术如何重塑乡村教育场景。这种对比在颁奖环节更为鲜明,当获奖者接过荣誉证书时,背景屏幕同步展示其作品的数字化应用效果,直观呈现创意落地后的实际价值。“传统农耕文化传承—AI技术创新应用—乡村未来图景展望”的脉络,恰如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所倡导的“数字赋能与文化传承并重”理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双轮驱动。
此次大赛是西海岸新区连续第4年举办,旨在通过大赛带动乡村治理注入创意动能、推动治理效能持续提升,搭建汇聚人才的桥梁,成功吸引更多人投身到乡村振兴实践中。此次大赛的圆满举办,构建了创意赋能乡村振兴的可持续生态。未来,“德育乡村”2.0建设将以文化为魂、创意为桥、科技为翼,推动更多创意成果从展厅走向田间地头,在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书写新的篇章。(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
责任编辑: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