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年,青岛再次举行最高规格民营企业座谈会,展现出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与支持,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9月19日下午,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市委书记曾赞荣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刚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梅建华,市政协主席孟庆斌,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张惠出席。
民营经济贡献了青岛60%以上的投资和税收、70%以上的进出口、8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90%以上的经营主体数量和企业数量,是青岛经济名副其实的“压舱石”。
2025年3月19日,青岛召开今年的第一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一以贯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在经济发展深刻转型的当下,当前民营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挑战。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正是青岛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充分用好有利条件,坚定信心、积极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总动员”。
会上为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
与半年前相比,本次会议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更加深入,除了继续通过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行动,全力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加快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外。本次会议还明确提出:
要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强化投资引导和服务保障;
要支持民营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要加大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着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要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强化资源要素保障,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亲商尊商重商的浓厚氛围。
01
敞开心扉话发展
作为本次大会的“主角”,有六位企业家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分别是:
青岛环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管阳春、青岛万成锚链有限公司董事长仲辉、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秀芬、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衍卉、青岛七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宫庆礼、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炳华。
他们中既有历经时代风浪而奋力向前的老牌民企,也有依靠独门绝技走向全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还有凭借科技创新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
民营企业家们敞开心扉,提建议、话发展。他们的发言或长或短,但都聚焦发展问题,有对营商环境的感受,有对城市产业布局的献策,更有面向未来的信心。
“得益于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政策红利,企业积极开展转型工作。”管阳春说,“我们投资建设环球自己的智算中心,将DeepSeek与阿里通义等开源大模型进行本地化完整部署,为研发、生产、售后全链条提供实时决策支持,助力环球智能生态产品迭代升级。”
“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科技项目申报等方面,相关部门给予了精准指导和政策倾斜,使我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仲辉建议,在省市层面加强船舶、海工、风电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高本土企业的市场话语权。
马秀芬提到了人才与创新支持,她建议实施“人才赋能”计划,建立覆盖企业“招、引、育、留”各环节的人才政策体系,建立研发投入递增奖励机制,对持续增加研发投入的企业给予配套支持。
“建议布局绿电,加强绿电消纳的应用场景,同时考虑扩大绿电附加值,支持绿电制绿氢、甲醇、绿氨等,打造胶东半岛绿氢产业集群。”刘衍卉关注的则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们深切感受到亲清政商关系带来的获得感。有关部门多次调研指导,提供精准服务,帮助企业享受‘未来之星’人才工程、‘稳岗返还’等政策。民营经济主管部门建立帮包机制,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宫庆礼说。
“北京汽车制造厂在发展期间,当地政府在车辆研发阶段就靠前服务,快速响应企业诉求。” 王炳华表示,各级部门从公司新产品试制车牌发放、高速公路物流运输、海外业务办理,到企业权益维护、供应链助力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02
精准回应企业关切
人才、资金、场景、政策等,都是关乎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对于民营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市直有关部门予以精准回应,推动各项政策精准直达,形成政企双向奔赴、同向发力的生动局面。
市民营经济局提出加力推动政策直达、政企沟通、创新转型、要素赋能,促进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具体举措包括:
加快推进“青岛政策通”与“鲁惠通”、市财政一体化系统的互联互通,推动惠企政策财政资金通过平台兑付;
确定帮包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统筹救急纾困和扶优扶强;
开展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申报评选,以技改杠杆拉动设备投资;
建立健全支持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持续挖掘、推荐优质企业纳入金融白名单等。
市民营经济局为民企搭建多样的交流平台。
市司法局提出创新法治保障措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以高水平法治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包括:
推进海洋经济、低空经济、大数据等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
推广非现场监管、“智慧化”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满足民营企业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护航企业扬帆出海等。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具体举措包括:
建立诉求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形成问题收集、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及时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
全面提升企业在土地、规划、不动产登记办理等领域的便利度等。
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无疑给了广大民营企业家更足的底气,让他们放开手脚、轻装上阵,加快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链接:参会民营企业简介
青岛环球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创始于1966年,布局了数智化纺纱工厂、混凝土预制构件智能装备制造、载重汽车行业配套零部件、生物医疗行业超低温储存设备等产业领域。
青岛万成锚链有限公司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锚链制造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造船修船、海上风电、渔业养殖、深海捕捞、海洋工程等多个领域,部分产品的市场份额位居全国乃至全球前列。
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从事水下机器人、水下摄像机、传感器等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及智慧海洋物联网系统的搭建,攻克了高稳定航行姿态控制、高水压动静密封等多项核心技术。
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能源节能环保装备领军企业,公司深耕烟气治理、工业固废处理、绿电制氢等领域。
青岛七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自主研发墨瑞鳕全人工繁育及循环水养殖技术,加快推进三文鱼种源自主可控,首创“农渔光一体”循环经济模式。
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
公司承担212越野车、极石SUV和锐胜MPV等中高端车型的研发及生产任务,在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开展自主研发,形成具备自身特色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
记者|周晓峰 编辑|赵笛
责任编辑: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