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4日讯 24日15时56分,吉利星座第六个轨道面在日照附近海域,以一箭12星方式成功发射,标志着吉利星座一期组网任务圆满收官。至此,连同前序试验星在内,吉利星座在轨卫星数量已增至64颗,所有卫星状态正常,网络可靠性达到100%,实现除南北极外,全球任意地表的实时通信覆盖。
吉利星座由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空道宇”)全栈自主设计研发、建设和运营,是面向全球商用的新一代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时空道宇旗下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合航天”)作为上合示范区重点企业,建设了上合航天产业园,布局全球卫星通信运营中心、星座全球测运控中心和AI数据运营中心,构成吉利星座“地面大脑”。
在星座全球测运控中心大屏上,一颗颗卫星化为像素圆点,在距地600公里轨道稳定运行,不断向中心汇报在浩瀚宇宙中的路线和任务进程。据悉,星座全球测运控中心承担卫星测轨、姿态控制、监测与指令下发等关键任务,通过与国内外地面站协同,实现全天候、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保障星座系统的安全、稳定与高效运行。
上合航天相关负责人介绍,星座系统具备每天3.4亿次通信能力,服务全球2000万用户,不仅拥有行业领先的抗干扰、抗截获能力,同时支持文字、语音、图片等多种业务类型,用户资费仅为传统卫星通信的1%,大幅降低了大众使用门槛。可广泛应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海洋渔业、工程机械、低空出行、应急通信、交通物流等行业。
依托上合示范区平台优势,上合航天在国际合作领域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上合航天与东南亚、中亚、中东及非洲等地区20多个国家的电信运营商达成合作,在智慧交通、海洋渔业、能源管理、应急通信等行业领域完成了商用验证测试。
“吉利星座一期组网完成,为上合示范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商业航天特色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力支撑。”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周林介绍,上合示范区将继续发挥公共产品属性,深度链接上合组织国家在通信、农业、能源、交通等关键领域的多样化合作需求,助力上合航天打造面向全球商用的新一代卫星物联网星座。同时,将吉利星座全球覆盖、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卫星通信能力与本地产业深度结合,形成“卫星+海洋”“卫星+交通”“卫星+产业”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萌 王珊 通讯员 王佩锟)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