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十二届青岛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本周日开幕,将持续至10月11日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6日讯 今天上午,观海新闻记者从崂山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第十二届青岛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将于9月28日(本周日)在位于崂山湾乡村振兴片区的王哥庄大馒头产业园开幕。

作为青岛市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本届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以“百年馒头香 茶渔王哥庄”为主题,紧扣“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的丰收节内核,以“馒头”为载体,全面展示崂山区在保障粮食安全、发展乡村产业、传承农耕文化、带动农民增收方面的丰硕成果。

相较于往届活动,本届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在突出产业实效、深化文化赋能、推动技艺焕新、强化区域联动四个维度实现创新升级。

产业实效方面,将构建“馒头经济”新链路。活动期间,主办方将策划举办“王哥庄大馒头产业推介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邀约星级酒店、连锁餐饮、电商平台及婚庆定制领域的采购方前往实地考察、洽谈签约,建立稳定长期的供销关系,真正将节庆流量转化为订单增量。同时,筛选30余家优质馒头、民宿企业开展“全民品鉴行动”,统一宣传物料,开展免费试吃及限时促销活动,既让消费者直观体验正宗产品的优良品质,也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品牌公信力。

文化赋能方面,将打造非遗传承新场景。主办方将组织非遗传承人围绕“欢庆丰收、祝福祖国”主题创作大型面塑作品,艺术化呈现王哥庄的山海风情与家国情怀,联合青岛市博物馆展示陈列面塑作品,方便市民参观。王哥庄街道还创排了沉浸式情景剧《馒馒香飘山海间》,将“老面发酵”“花样馒头制作”等非遗技艺与中秋、国庆元素融入剧情,展示“大馒头起锅仪式”等民俗场景,增强观众互动体验。此外,街道还将启动“非遗传承人计划”,面向青少年和游客开设研学体验课程并颁发证书,推动非遗文化传承。

技艺焕新方面,将激发产业内生新动力。9月27日,王哥庄街道将在王哥庄大馒头产业园举办本届文化节的先导戏——花样馒头大赛,全面展示王哥庄大馒头非遗的传统技艺,以赛促技、以赛促创。同时,首次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联合,举办“2025中国花样馒头非遗技艺大赛暨花样馒头技艺交流会”,邀请全国面食非遗传承人同台展示、交流互鉴,为本地技艺注入新活力。此外,联合区总工会和职业院校,为从业人员提供标准化制作、品质把控等公益技能培训,并携手青岛技师学院提供中式面点师职业资格认证服务,系统提升从业人才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区域联动方面,将拓展“馒头+”融合新生态。本届节庆致力于促进产业融合,以“馒头”为核心IP,深度联动婚恋、茶、渔、宿、宴等业态,整合工坊体验、茶园观光、赶海拾趣、民宿住宿等多重元素,举办西山情王哥庄跑山赛,强化“王哥庄生活方式”这一区域综合品牌形象,实现“一业兴、多业旺”的融合发展格局。

据悉,本届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将持续至10月11日。主会场王哥庄大馒头产业园交通便利,市民游客可选择自驾或公共交通前往。其中,自驾可直接导航至“王哥庄大馒头产业园”;若乘坐公共交通,可搭乘蓝谷快线至庙石站换乘公交383路、653路,或至浦里站换乘公交620路、926路、635路,均在曲家庄站下车即可到达。

据介绍,王哥庄大馒头制作技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有从业企业及业户170余家,年生产馒头3000万斤,带动就业5000余人,预计2025年年产值1.6亿元,是“小馒头撬动大产业”的崂山实践典范,也成为崂山区推动产业兴农、文化润农、旅游富农的重要载体。通过节庆平台,王哥庄街道将进一步整合崂山湾乡村振兴片区内的龙头企业工坊、茶园、民宿、文旅、渔业等资源,强化“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模式,为片区发展注入新动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文 邢志峰/图 通讯员 崔维兵 管秸)

责任编辑:王亚楠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