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在身边 | 农文旅融合,延伸“共富”产业链

黄岛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专业协同 多级联动”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凝聚专业代表力量,推动产业发展壮大

代表融入产业链条,货车有了停靠“港湾”

“这里靠近前湾港,大货车特别多,以前我们找不到停车位,只能停在路边。现在有了专门的园区,停车、休息、吃饭、修车一站解决,功能配套十分齐全,收费也合理,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货车司机王兴环对西海岸新区开投集卡中心暨“车先锋”党群服务中心赞不绝口。

开投集卡中心的建成是黄岛区人大常委会与黄岛街道人大工委上下联动、协同履职,以落实人大代表建议为抓手,将代表履职融入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

“青岛前湾港位于黄岛区老城区,作为国家级物流枢纽,日均集装箱卡车通行量达5万辆次,此前大货车占道违停、交通拥堵等问题突出。黄岛街道辖区仓储物流、生产制造企业密集,集装箱卡车管理难题亟待解决。”矫立军、薛广生、王庆坤等黄岛区人大代表多次深入港区道路、物流企业走访调研,提出了“关于缓解前湾港周边集装箱拖车停车难的建议”等多条建议。

黄岛区和黄岛街道两级人大建立“区人大常委会统筹—街道人大工委落实—人大代表监督”三级联动机制,多次现场视察,听取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建议办理难题。今年4月,开投集卡中心正式启用,为货车司机提供停车、淋浴、住宿、车辆维修等生产生活服务,并设立交通政务便民服务点,一站式办理300余项政务事项,为货车司机打造“车有所栖、心有所系”的温馨港湾。

为持续深化人大代表履职精准化、专业化,黄岛区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关于成立“专业协同多级联动”人大代表专业小组的实施意见》,把代表小组设置在链条上、代表站点建在链条上、代表作用发挥在链条上。黄岛街道人大工委依托集卡中心成立港航物流行业人大代表工作站,明确代表职责、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形成“调研—监督—服务”工作闭环。专业代表工作站建立后,组织人大代表定期深入物流企业开展“嵌入式”调研,聚焦物流成本管控、司机权益保障等方面形成意见建议13条;制定季度活动清单,组织代表开展政策解读、问题接访等活动,累计收集企业诉求43条,推动解决停车场周边交通信号灯配时优化、夜间照明提升等21项具体问题。

截至目前,黄岛区人大常委会已成立海洋经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高端环保化工、文化旅游、资产资源管理和法治建设7个代表专业小组,将118名全国、省、市、区、镇五级人大代表纳入相应代表专业小组。黄岛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佟海燕表示,通过建立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将更好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和专业特长,精准倾听企业和群众诉求,凝聚专业链条代表的智慧力量,合力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佳旎)



青岛日报2025年9月27日2版

责任编辑:孙源熙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