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7日讯 “兄弟姊妹们,咱加把劲,今天把活儿都干完,王大叔老两口就能轻快点儿了!”9月25日,真情巴士驾驶员王金军、韩新军、赵炳娥、丁仲凤、高峰绪等人来到西海岸新区宝山镇王家小庄村,为70岁的王明金老两口抢收400余斤苹果和一亩地的花生,解了老两口的“燃眉之急”。

王大叔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在家,王大叔就和老伴靠2亩明月苹果园增收养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两口都饱受腰疼困扰,干农活也越来越力不从心。看着枝头挂满的圆滚滚、肉嘟嘟、泛着诱人红光的明月苹果,老两口既盼着丰收,又愁着无法采摘。
前些日子,王金军回去探望父母时,听说了老两口的难处,转头就在真情巴士“珠山红”爱心服务团队里说了这事:“老两口不容易,大家要是有空,抽时间去搭把手吧。”没想到,同事们纷纷响应,大家特意调了工作排班,腾出9月25日一整天的时间,约定帮老两口解决难题。

当天早上7点30分左右,大家准时赶到王家小庄村的苹果园。一进园子,几人也没多寒暄,挽起袖子就开始分工。矮处的果子,赵炳娥、丁仲凤蹲在地上摘;高处的,就由王金军、韩新军和高峰绪负责。大家伙摘的时候都特别小心,一手托着苹果底部,一手轻轻转果柄,就怕碰破了果皮。老两口看着急,撑着腰想过来递个筐,立马被赵炳娥拦住了。“大叔大姨,你们找个树荫坐着就行!” 王金军也笑着把他俩往旁边的石凳上引,“这点活我们能干麻利,保证给你们摘得干干净净!”

到上午11点,两亩果园的苹果基本就全摘完了,满满几大筐子,足足400多斤。歇着的时候,王大叔随口提了句:“园子里还有近一亩花生,这阵老下雨,也不知道会不会烂在地里。”王金军等人听到后,当即决定一起帮老两口收拾利索。“大叔,正好我们人多,一块儿给你把花生也收了!”就这样,大家又忙活到快12点,一亩地的花生也全部收完了,整整齐齐地堆在田埂上。

“你们这些孩子太贴心了!要不是你们,俺老两口子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干这些活儿,你们可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王大叔激动地说道。王金军使劲攥了攥老人的手,“大叔你别这么说,能帮上你跟大姨,我们心里也热乎着呢。以后有事儿你就跟我们说,能帮上忙的我们一定出一份力!”
收拾工具要走时,王金军等人看见院角的苹果筐,提出按市场价买几袋,老两口连忙推辞,大家却坚持:“大叔,你们这苹果是辛苦种的,该多少钱就多少钱,我们买着也安心。再说,我们多买几袋,你跟大姨也少跑一趟集市,省点力气。” 就这样,几人共购买了近百斤苹果,并在问清市场价后悄悄付了钱。
这份贴己的守护,在真情巴士从来不是偶然。近年来,真情职工开展“田密乡伴”助农志愿服务项目,构建起涵盖交通助农、务农惠农、消费兴农、情感暖怀的“四位一体”服务体系,将真情送到田间地头,为西海岸乡村振兴贡献真情力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刘卫杰)
责任编辑:杨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