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8日讯 近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青岛市促进家政和康养服务业技能人才产教评融合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举措》),明确围绕“养老、育婴、康养、家政”四大服务项目,在市本级先行试点,利用三年时间,构建起家政和康养服务业产教评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年服务5万人次以上,培训并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00人次以上,从业人员持证率达到60%,推动家政和康养服务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构建产教评综合服务体系,《若干举措》明确将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统筹现有信息平台资源构建产教评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汇集院校、评价机构和行业产业特色资源,为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求职信息录入、产业需求推介、能力提升培训、等级评价对接、就业岗位匹配服务。市级按照平台服务人数、线上提升培训人数、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通过人数、就业岗位匹配人数,给予平台绩效和运行补助。
着眼加强师资培训队伍建设,《若干举措》提出,支持行业协会、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行业专家、学者、技术技能领军人才,面向全市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等开展家政和康养服务领域师资专项培训,重点提升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师德师风水平。培训时长不超过5天,每天8课时。根据培训合格人数,给予承办单位培训补贴。符合条件的培训对象每年限参加一次政府补贴性师资培训。
聚焦提高行业标准化管理水平,《若干举措》鼓励我市家政和康养服务业社会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家政和康养服务领域标准,对主持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单位,参照我市相关规定给予奖补;对于认定为国家职业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
此外,在加大高技能人才选拔力度方面,《若干举措》还明确支持我市行业协会、企业依托自有资源组织举办市级家政和康养服务职业技能竞赛,鼓励在综合性职业技能竞赛中设置家政和康养服务类竞赛项目,对纳入市级一类、二类职业技能竞赛计划、圆满完成竞赛组织实施且社会反响较好的,根据办赛实际投入给予竞赛实施单位奖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