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国高血压日,你测量血压了吗?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8日讯 每年10月8日的“全国高血压日”,都是一次提醒大家关注“无声健康杀手”的重要契机。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专家提醒,别被“无症状”骗了,高血压的危害比大家想的更直接。

很多人觉得“血压高一点,不头晕、不难受,就不用管”,这是最危险的误区。高血压被称为“隐形杀手”,正是因为它常以“无症状”的方式,悄悄损伤心、脑、肾、眼等重要器官。高血压会让心脏“超负荷工作”,引发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同时,它也是脑卒中(中风)的首要诱因,研究表明,每4个中风患者中,就有3个与高血压相关;对肾脏会慢慢硬化肾血管,最终可能导致肾衰竭,需要终身透析。

但高血压可防、可控、可治,早发现、早干预,就能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风险。“精准测量”是控制血压的第一步,很多人测不准血压,问题出在细节上:高血压患者建议早晚各测1次血压,初诊或血压不稳定时,连续测量5-7天;血压稳定后,每周至少测量1次。晨起测量血压应在排尿后、早饭前和服降压药前,晚间测量应在睡觉前;测血压前30分钟别抽烟、喝咖啡、剧烈运动,安静坐着休息5-10分钟;测血压坐着时背部靠紧椅背,手臂自然放于桌面,袖带中心与心脏保持同一高度;单次测量结果不能算“最终血压”,建议连续测2-3次,每次间隔1分钟,取平均值。专家提醒市民要重视“隐匿性高血压”,如果在家测血压正常,一到医院就升高(白大衣高血压),或白天正常、夜间升高(夜间高血压),建议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让医生全面评估。

专家建议用“全流程管理”稳住血压。控制高血压,不是“开一次药”就结束,而是需要“筛查-评估-治疗-随访”的全流程管理。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内科诊疗中心依托心血管专业团队和先进设备,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方案:精准筛查中心配备先进的动态血压监测仪、动态心电图机等设备及专业医护指导正确测量方法;综合评估针对血压异常者,结合血脂、血糖、心电图、颈动脉超声等检查,排查并发症风险,拒绝“盲目用药”;科学干预不仅开药方,更教市民“非药物管理”——每天盐摄入不超过5克(约一啤酒瓶盖)、每周运动150分钟(如快走、太极拳)、戒烟限酒、规律作息,把健康习惯融入生活;专家还会长期随访为高血压患者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定期电话回访、门诊复诊,根据血压变化及时调整方案,避免“血压忽高忽低”。

专家给所有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的三方面的叮嘱:首先是别信“偏方”,高血压是慢性疾病,没有“根治神药”,遵医嘱服药才是最安全的方式,擅自停药、换药会导致血压反弹,风险更高;年轻人也要防,现在高血压越来越“年轻化”,长期熬夜、高盐饮食、压力大的年轻人,建议每年至少测1次血压;家人一起管,如果家里有高血压患者,全家一起养成低盐饮食、规律运动的习惯,不仅能帮患者控压,更能预防自己中招。

血压平稳,生活才能安稳。这个全国高血压日,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内科诊疗中心邀请市民和家人一起测血压、聊健康,一起把血压控在“安全线”内,护好每一个健康的日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责任编辑:王臻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