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后需警惕哪些传染病?得过流感还要打疫苗吗?秋季健康指南来了

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节气,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长假旅游返程后需重点关注三类传染病

国庆长假,许多人都会外出旅行度假,旅游返程后需要重点关注的传染病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

·第二类是消化道传染病,如诺如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第三类是虫媒传染病,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

建议大家:

·一是做好健康监测。返程后的1至2周里,都要留意自己和家人是否出现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皮疹、关节痛等情况。

·二是一旦出现传染病可疑症状,要及时就医。

·三是养成日常预防的习惯。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时;家里和办公区,每天要通风。此外,注意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避免免疫力下降。

得过流感还要打疫苗吗?哪些人群需要优先接种?

目前,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方法是接种疫苗。

为什么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都不一样。

接种流感疫苗后,体内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慢慢下降,所以,需要每年接种才能获得更好的防护效果。

哪些人需要优先接种疫苗

建议6月龄以上且无禁忌证的人都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下人群更要优先安排:

重点人群,主要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

6月龄以上婴幼儿和儿童。

重点机构或场所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护理机构、福利院等工作人员,以及6个月以下婴儿的家人。

为什么得过流感还要打疫苗

流感病毒有多种型别,得过一次流感产生的抗体,只对这次感染的型别有用。

感染后产生的抗体保护也不能持久,而打疫苗能进一步加强、提高抗体保护水平。

“刷经络”“药浴”等养生项目并非适用所有人群

近年来,“秋季刷经络”“药浴排寒”等养生项目比较流行,从中医专业角度而言,“刷经络”和“药浴”等养生方式属于干预性质的调理手段,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如操作不当,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对大多数人而言,保持膳食均衡、适度运动和作息规律,顺应时令变化,比过度依赖外界干预更为稳妥有效。

这八类人群易患高血压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发病概率比常人高3—5倍。

·中老年人群,55岁以上人群血管弹性逐渐减退,动脉硬化加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功能下降,更容易患有高血压。

·长期高盐饮食人群,每日钠摄入量超5克,会增加血容量,升高血管压力。

·肥胖人群,体重指数(BMI)超过28kg/m²时,脂肪组织会分泌过多血管紧张素原,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长期精神紧张人群,当人们持续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儿茶酚胺类过量分泌,引起血管持续性收缩。

·长期过量饮酒人群,如果每日酒精摄入超过25克,就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损伤血管调节中枢。

·糖尿病患者,约6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合并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夜间反复缺氧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晨起血压峰值往往比常人高。

预防高血压要遵循健康生活方式,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盲目氧疗可能引发氧中毒

氧气是维持生命的基础,但并非“多多益善”。一般来说,需要进行家庭氧疗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群:

·一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

·二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肌缺氧明显时,及时吸氧能缓解症状;

·三是在高原环境下,吸氧能有效预防缺氧性损伤。

秋季情绪波动 这两方面可判断是否需要专业帮助

秋季天气转凉、日照变化带来的情绪波动,多属于正常生理心理反应。当出现情绪低落、紧张不安、心烦意乱等情绪波动时,可从两方面判断是否应该寻求专业帮助:

·一是持续时间。如过度担忧、紧张不安、心慌等情况持续半年以上,或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等问题持续时间超过两周,需引起重视。

·二是严重程度。若情绪问题已明显影响正常学习、工作或社交,则需要专业干预。

责任编辑:王亚楠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