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遭遇“包月雨”,是不是就不会发生火灾了?

进入10月份以来

山东出现持续阴雨天气

前8天的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803.4%

位居1951年以来第二位

有网友戏称“山东的雨包月了吗?不限流量”

还有网友表示:“最近的济南不像济南,江南不像江南”

更有网友表示:“山东已不需要雨了,希望能下到附近省份去。”

注意

⚠️⚠️⚠️

12日,山东阴雨天气仍将持续

山东天气预报

11日夜间到12日白天,全省天气阴,鲁西北地区有中到大雨,鲁中和鲁南地区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半岛地区有小雨局部中雨。北风,北部沿海地区3~4级增强到4~5级阵风6~7级,其他地区3~4级增强到4级阵风5~6级。

最低气温:菏泽、鲁西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14℃左右,其他地区17℃左右。

最高气温:鲁西北和鲁中山区16℃左右,枣庄和临沂南部22℃左右,其他地区19°C左右。

不少人以为潮湿天气能“压制”火灾

实则雨水与“电”相遇

反而可能成为火灾的“催化剂”

阴雨天气,更要提防电器“走火”↓↓↓

案例警示

案例一:

2024年3月5日,广东阳江一民房起火,周围邻居还听到了爆炸声。据悉,此次火灾疑似天气潮湿造成电器短路所致。

案例二:

2023年4月4日凌晨,河南开封一户居民“飞线”充电。因夜间降雨,插线板遇水短路引发火灾,致使自家电动三轮车、汽车被烧毁。

案例三:

2022年2月21日8时许,广东中山小榄镇东升广福大道领誉嘉园附近一板房内突发起火冒出滚滚浓烟,现场烧毁空调一台,经调查,起火原因为下雨天气板房房顶漏水滴到插座引起线路短路起火,导致火灾蔓延。

秋雨虽凉  安全不能“降温” 

消防安全不分晴雨  从细节做好防范 

才能在湿润的秋日里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平安 

居家防火:警惕“潮湿电老虎”

秋季多雨导致空气湿度骤升,电气线路和设备易受潮气侵蚀,暗藏短路风险。做好这几点至关重要:

1.全面排查线路:定期检查家中电线是否有老化、破损,重点查看插座、接线板接头处,发现问题立即更换 。对易被雨水浸泡的线路,及时采取架空或迁移防护措施。

2.规范使用电器:电器插头务必插实,避免接触不良产生电弧;长时间不用的电器定期开机除湿,防止内部灰尘遇潮导电引发燃烧 。雷雨天气尽量关闭电器电源并拔下插头,防范雷击起火。

3.牢记灭火禁忌:若遇电器起火,绝对不能用水浇!应第一时间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同时拨打119报警。清洁电器时也需避开湿抹布,谨防漏电。

4.保持通道畅通:及时清理阳台、窗台的杂物,切勿堆积纸箱、衣物等可燃物,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快速撤离。

电动车安全:雨天充电“五不原则”

雨天是电动车火灾高发期,雨水渗入电池、线路易引发短路,甚至导致电池爆炸。务必遵守以下准则:

1.不淋雨后立即充:车辆淋雨或浸泡后,需先检查电池仓是否进水,在通风处彻底晾干后再充电。

2.不露天无遮挡充:户外充电应选择有雨棚的专用接口,避免充电器、电池暴露在雨中,更不能盖着雨衣充电。

3.不忽视设备检查:充电前确认充电器无积水、无破损,充电口擦拭干净并充分接触,避免“飞线充电”等危险行为。

4.不停低洼积水区:停车选择地势较高处,防止积水浸泡电池和充电口,同时远离楼梯间、疏散通道等区域。

5.不忽视异常情况:若发现车辆加速异常、电量显示紊乱,立即切断电源并送修,切勿自行拆解电池。

户外出行:避开“隐形陷阱”

秋雨常伴随积水和大风,户外行走、行车需警惕多重风险:

1.远离危险设施:避开广告牌、路灯杆、变电箱等带电设备,不靠近老旧围墙,防范线路漏电或建筑坍塌。遇积水路段不贸然蹚水,谨防水下电缆漏电触电。

2.留意公共场所标识:进入商场、酒店等场所时,主动关注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标志,熟悉逃生路线,遇紧急情况不慌乱盲从。

3.安全停放车辆:驾车时避免将车停在低洼地带、地下车库入口等易积水区域,定期检查车辆电路、油路,防止受潮故障起火。车内不存放打火机、充电宝等易燃易爆物品,规避高温潮湿环境下的爆炸风险。

应急处置:关键步骤记心间

遇火灾或触电险情,保持冷静,拨打119时清晰说明事发地址、险情类型和联系方式。

1.若车辆在积水区熄火,切勿再次启动,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域求助。

2.家中可准备应急包,配备口哨、手电、呼吸面罩等物品,做到有备无患。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