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5日讯 在数字中国战略纵深推进的当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青岛高新区以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为核心抓手,在园区成功构建“一张数字底图、一个平台统管、一套数据共享”智慧治理新格局,为城市注入强劲数字动能。建设成果于近日斩获“2025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成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标杆范例。

系统谋划,筑牢城市数字底座
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工作的核心基础性操作平台,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关键性和实体性信息基础设施。青岛高新区依托“急用先测、集中更新、统一管理”的工作机制,成功打造了覆盖全区的CIM基础平台。
该平台深度融合遥感影像、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感知、人工智能解译等前沿技术,构建起涵盖时空基础数据、资源调查数据、管理数据、规划管控数据、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公共专题数据、物联感知数据的七大类城市时空数据库,实现地上与地下、室内与室外、陆地与海洋,以及历史、现状与未来的一体化多维多尺度数据融合。
此外,该平台还集成了数据中心、服务中心、应用中心、数字孪生全景决策中心四大核心功能,并具备遥感空间数据服务、基础分析与融合展现、工程建设辅助监管、工程遥感监测四大“CIM+”建设工程遥感监测服务能力,同时配套完善了数字化基础软硬件设施,为智慧城市运行搭建起稳固的“数字骨架”。
数据赋能,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CIM平台并非简单的“数据仓库”,该平台可以通过“汇聚—治理—共享—应用”闭环数据价值链,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
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平台化身“数据军师”,快速调取地质条件、地下管线布局、周边设施分布等多维关键数据,为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各环节提供科学决策支撑,不仅大幅提升了项目审批效率,同时也效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让城市建设每一步都“有据可依”。
在此基础上,青岛高新区还创新打造“数字孪生全景决策中心”与“重大工程进度遥感监测系统”。两大系统如同“智慧之眼”与“决策之手”,实现对重点项目的实时监管与动态评估,为城市运行提供可视化、可预测、可调控的智能支撑,助力城市治理者精准把握运行细节,及时优化策略,推动实现精准、高效、有序治理。
融合应用,放大经济与社会效益
随着CIM基础平台的不断完善,青岛高新区积极拓展“CIM+”应用场景,推动平台与城市更新、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应急指挥等多元业务系统深度融合,构建“平台赋能、业务协同、智慧引领”的城市发展新路径。
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方面,青岛高新区依托“CIM+监测技术”,对区域内企业、园区、公共机构碳排放进行精准监测与分析,搭建全覆盖的碳排放智慧监测体系。在经济提质与资源优化层面,该平台打通数据壁垒,推动数据资源跨部门、跨系统共享共用,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在民生服务与社会治理方面,该平台助力城市管理实现“可视化监管、智能研判、快速响应”,显著提升了城市治理透明度与公众满意度。
下一步,青岛高新区将持续深耕CIM基础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CIM+产业”“CIM+治理”“CIM+服务”等多元应用场景,构建更智能、高效、绿色的城市运行体系。同时,加快完善空间数字资源管理制度,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让数据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记者 王萌 通讯员 刘文妍)
责任编辑:姚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