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发布企业出海一站式服务成果,成果涵盖企业出海全球服务网点、法律服务产品手册、典型案例汇编“三大板块”,其中,全球服务网点遍布五大洲47个国家的63个城市,服务领域包括跨境投融资与并购、涉外争议解决、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热门领域,助力企业出海远航。
作为全市涉外法治建设核心承载区,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联合入驻法务服务机构及优质驻区律师事务所,依托入驻机构及驻区律所境外办公室、中国贸促会境外代表处、当地律师协会等法务服务力量,打造覆盖全球五大洲的法律服务网络,涵盖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韩等47个国家的63个城市,根据企业出海目的地为企业匹配最适合的法务服务机构。
“国内某公司为了拓展新的业务板块,与国外某大型生产商旗下的意大利合资子公司签署了一份生产线采购合同,金额高达数亿元。然而,由于该生产线技术难度较高,意大利生产商未能按期交付,并多次延长交付期限。该生产线系世界上在该领域的首条产线,对国内公司在新领域和新市场的拓展意义重大。”北京德和衡(青岛)律师事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多年维权过程中,意大利生产商由于经营不善、资金困难,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该律师事务所律师团队陪同国内公司当事人前往意大利,并协同国外律师团队通过与管理人谈判、签署协议等方式,最大化地保护了国内当事人的利益,“实现现金回款约5000万元,且确定生产线归属国内公司,而不是破产财产,否则设备面临被拍卖的风险。”
聚焦企业出海常见的法务服务需求,企业出海法律服务产品手册分为国际贸易、跨境投融资与并购、合规建设、海外建设工程、海外知识产权、贸易摩擦应对与处置、国别法律研究七个篇章共16项法律服务产品,主要涵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亚、东盟、英国、澳大利亚等出海热门国家和地区,为企业安全平稳出海提供方向指引。企业出海法律服务典型案例汇编包含跨境综合服务、海事海商、境外争议及贸易摩擦解决、数据合规、涉外知识产权及涉外传统民刑六大模板共18个优秀案例,归纳总结了法律服务机构在跨境投资设厂、海事债权确权、反倾销调查应对、商标专利侵权等多个专业领域的法律服务成果,用真实案例分享出海成功经验。
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自2024年2月揭牌启用以来,以涉外、涉海为发展特色,以平台思维推动资源和服务快速集聚,引入青岛国际商事法庭、青岛知识产权法庭、青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公益性平台机构,以及律所,商事调解、法商财税等法务、泛法务机构,建成中国企业出海(青岛)国际法律服务工作站、企业跨境综合服务基地、中阿涉外法律服务中心等高端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打造国家级涉外法律服务枢纽。
护航企业出海拓市场,涉外法务区已成为众多国内企业的“逐浪驿站”,成功依托专业团队协助某国资银行在境外申请司法文书承认与执行、为某境外公司代理发明专利权纠纷、为某国际投资公司完成境外合规体系架构等,取得澳洲执行中国法院民事调解书司法先例、在维护知识产权和版权方面收到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感谢信等一系列荣誉及成果,展示青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法治风采。
下一步,涉外法务区将持续深化服务能级,推动企业出海一站式服务成果广泛应用,精准匹配服务资源,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优质律所、企业等各方的协同合作,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服务流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涉外法律服务品牌,助力更多企业在国际舞台上“踏浪出圈”。(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曹森)
责任编辑: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