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数智化,催开更多“文化产业之花”

版权数智化,催开更多“文化产业之花”

参展单位展现数智与文化碰撞、时尚与现代交织的成果,供需对接版权交易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10月16日至18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以“数智引领未来,版权创新发展”为主题,聚焦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集中展示我国版权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成果、版权赋能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和国际版权交流合作新进展,具有规格高、规模大、时代感强、国际化深、贴近性实等特点。

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青举办。王雷 摄

当日,以“数字时代的创意产业:版权助力发展的再构想”为主题的2025国际版权论坛同步举办。中国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颁发2025中国版权金奖,中国国家版权局对重点版权工作进行展示。

参展单位数量历届最多

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由国家版权局举办,是我国版权领域唯一的综合性、国际性、国家级版权专业博览会。本届版博会共有1100余家单位参展,参展单位数量为历届最多。

“本届版博会主要体现规划高标准版权展览方案,展示版权成就;打造高层次国际交流平台,深化文明互鉴;聚焦高质量版权供需对接,推动产业发展;举办高水平版权配套活动,营造创新环境四大特点。”主办方介绍,展会创新性融合“国际版权博览会”与“第六届青岛版权交易会”两大平台,覆盖版权创造、保护、交易、应用全链条,为参展企业与观众搭建起体量更大、品类更全、资源更丰富的产业对接空间。展会邀请100余位国外嘉宾参会,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均设立专属展团,集中展示各国版权产业成果与特色IP。

本届版博会围绕“让展会服务更智能、群众消费更便捷”目标,建设展会门户网站,开发微信小程序,搭建线上数字化展销平台,目前门户网站已吸引668家单位、2922类商品入驻,微信小程序展销379个商品。同时,线上收集各参展单位路演、签约、投融资、优质版权交易、展演等项目79个,于展会期间在1号馆搭建路演舞台进行集中展示推介。

此外,本届版博会同步举办版权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新时代版权人才、文化发展中的中国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版权贸易助力出版行业“走出去”、粤港澳大湾区音乐作品著作权交流合作、数智技术强化版权价值转化运用、数字音乐产业发展中的版权实践、人工智能助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9项配套交流活动。

版权赋能美好生活

毋庸置疑,AI技术正驱动文化产业发生深刻变革,为用户带来个性化、沉浸式的新体验。在本届版博会现场,最吸睛与最忙碌的当属机器人:山东展区的机器人展示书法艺术,广东展区的机器人弹奏古筝,安徽展区的机器人则激情四射地表演起了架子鼓……这些由现代技术打造的中国式科技浪漫,为观众带来了崭新的体验。

近年来,歌尔创客(青岛)数字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围绕虚拟现实产业和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致力于推动数字与文化、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创新。他们在山东展区“解码”齐鲁文化基因,推出了VR动感观影巡展,不仅有虚拟的《香山汉墓》和《潍坊风筝纪》等数字内容,也有风筝主题和青州博物馆文物主题文创产品。他们在青岛展区借助前沿的XR数字技术,使梵高的经典画作《麦田印象》和《阿尔勒印象》“活态化”,让体验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梵高的生活与梵高眼中的世界,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梵高画作中19世纪的欧洲小镇。

宁夏展区的10余家参展企业带来的产品令人目不暇接,观众既可在郝氏雕刻、巴鸟麻编等非遗技艺中感受传统风韵,又能通过国际传播感受宁夏文化一路向西的步伐,更有VR技术加持下“一眼千年”的数字奇旅。云南展区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版权花开彩云南”为主题,以“花”为主线,用“版权之花”的“萌芽—绽放—结果”,将云南版权故事娓娓道来,展现云南版权事业蓬勃景象。在“创意龙江”展区,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与腾讯QQ、中国版权链联合策划的“PUPU企鹅+民间文艺”创新成果展,形成“授权合规—确权留痕—平台展出—价值转化”的版权新业态。陕西展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手把手教学非遗剪纸、农民画创作者带观众勾勒乡土风情,让民间文艺的匠心表达在互动中鲜活绽放……本届版博会上,参展的各省市展区犹如一个个迷你的“中国之窗”,尽显各地版权特色与文化风貌。

走进山东展区,极具张力的数字大屏映入眼帘,科技感扑面而来,数字智能与版权工作融合发展的元素、产品、项目随处可见。数字版权与文旅融合的示范案例——数字超然楼借助高精度的航拍扫描技术和模型智能修复技术,通过对实体超然楼内部与外部空间的数字化再现,实现“数字+文化”的创新体验。点开“纹明——中国图案数字资源平台”,5万+高清素材、3万+矢量图案,覆盖从仰韶彩陶到明清织锦的8000年纹样脉络的多维数据库呈现在眼前,该平台整合中国传统图案资源,构建集“保护—研究—应用—传播”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目前已与山东博物馆、孔子博物馆及北京、香港等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推动纹样在文旅、文创领域应用。山东博物馆“衣以载礼——明代服饰数字活化体验”互动项目更是让人眼前一亮,项目以高精度3D建模1∶1复原馆藏孔府旧藏明代服饰,通过“基因提取—解读标注—确权登记—转化应用”的全链条版权运作,将馆藏明代服饰的文化基因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可传承的数字文化财富。

本届版博会山东展区突出数智赋能、创新引领,策划打造数智化的齐鲁版权、时尚化的齐鲁版权、产业化的齐鲁版权、国际化的齐鲁版权四大板块。通过产品展示、项目推介、数字互动、技艺展演、新品发布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齐鲁版权的向新面貌。

中国国家版本馆与青岛出版集团联合参展,凭借丰富多样的文化内容和新颖独特的展示形式,成为本届版博会的一大亮点。双方合作推出的“哪吒闹海——中国国家版本馆藏哪吒主题版本展”是此次参展的重点项目。中国国家版本馆馆藏资源丰富,被誉为“文化种子基因库”。此次展览从海量藏品中精心挑选出300余册(件)不同年代的哪吒主题版本展品,涵盖古籍、连环画、宣传画、年画、音像出版物等多个品类。展览以全景视角呈现,清晰勾勒出哪吒这一经典神话形象跨越千年的历史脉络,让观众直观感受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演变,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为本届版博会的东道主,青岛推出多场特色活动,既有第四届青岛手造节、机器人展、漫画书展、数智竞技机器人表演赛、漫画作品分享会等多项展会活动,又有“山东手造·青岛有礼”等融汇传统工艺、现代设计与数字科技的沉浸式文化盛宴,彰显青岛本土版权特色与文化含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



青岛日报2025年10月17日3版

点击版面查看更多内容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