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全力护航农村困难群体“三秋”生产,积极靠上帮助抢收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7日讯 眼下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期,面对秋收秋种时间紧、任务重及局部阴雨天气影响,青岛市聚焦脱贫享受政策户、监测对象等农村困难群体,以“摸准需求、凝聚合力、政策托底”为抓手,全力保障秋粮收获、秋种顺利推进。

为确保帮扶不跑偏、服务能落地,青岛市组织各区(市)对全市脱贫享受政策户、监测对象等农村困难群体“三秋”生产情况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同步建立“三秋”生产需求动态台账,确保需求底数清、情况明。在西海岸新区大场镇,414户因年老体弱、残疾、外出务工无人收粮的困难家庭,享受到“一对一”帮扶。大场镇镇党委明确各村党组织负责人担任本村收粮指挥官,统筹协调本村的帮扶抢收工作;镇机关干部按照“站所包村、干部包户”的原则,下沉到田间地头,与村“两委”成员、党员志愿者一起,组成帮扶小分队,帮助困难家庭抢收秋粮,不仅“帮收”,更延伸至“帮烘、帮储、帮售”全链条。“不能让一户困难群众因收粮问题误了农时、受了损失。”大场镇党委书记孙涛说。

凝聚帮扶合力,破解生产难题。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三秋”生产推进专班,指导各区(市)、镇(街)发动村“两委”成员、党员干部、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对脱贫人口开展“一对一”帮扶,全面掌握其秋收播种情况及存在困难,按照“急难先办”原则优先解决紧急需求,积极靠上帮助抢收,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积极发挥财政衔接资金帮扶产业项目作用,把项目收益用在“刀刃”上。在胶州市里岔镇,省级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粮食烘干项目持续发力,夏收季为村民烘干小麦3000吨,秋收以来已烘干玉米1000吨,预计整个秋收季可烘干玉米10000吨,为脱贫户等困难群体实行“烘干免收费”政策,将连续阴雨天气导致的粮食损耗降低10%。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投资720万元建设的粮食烘干塔项目,开启“24小时不间断作业”模式,日烘干玉米800吨,预计秋收季总烘干量达25000吨,较往年提升60%-70%,有效应对了阴雨天气挑战。

此外,青岛市还鼓励有条件的镇村从帮扶项目收益中,对脱贫享受政策户、动态监测户在粮食收获、晾晒环节产生的费用给予补助,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经济负担。(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包国莉)

责任编辑:孙源熙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