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0日讯 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期,在平度新河镇一处玉米地旁,飞手灵活地操纵着无人机吊运玉米,只见无人机来回穿梭,一袋袋玉米被平稳转运至路旁农用车上。
“今年是第一次使用无人机吊运,感觉很快很方便。”新河镇玉米种植户卢士春表示,自己家今年共种植玉米20多亩,因持续降雨影响了收获进度,在降雨间歇期,田间仍然较为泥泞,于是他请来无人机团队协助收获玉米。

在当前连阴雨导致地块水分饱和、农用车辆无法下地的情况下,利用无人机吊装农作物,既减轻了种植户肩扛背驮的辛劳,也大大提高了秋收秋种作业效率。

“今年我们飞手第一次参与玉米抢收。”无人机飞手卢彤告诉记者,所配备的无人机每次最大起飞重量为140斤,每小时可以吊运约两吨玉米,10个小时就可以吊运20吨左右玉米。目前平度植保无人机总量达到1600多架,各类应用场景加速多元化。

连续降雨易导致部分低洼地块出现内涝,平度市紧急追加3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绿色通道直达17个镇街,重点用于抢排积水、开沟散墒。当地党员干部与周边群众一起,积极组织大型机械对低洼区域堵塞的田间沟渠、排水河道进行清淤疏浚,附近种植户第一时间启用抽水泵等设备,及时排出自家地块积水。
“降雨减弱后,我们利用一天多的时间,已连续清理堵塞沟渠两公里左右,保障玉米、花生等作物抢收抢运,同时减小对大姜等在田作物正常生长的影响。”新河镇大庄子管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宋杰表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光丽 通讯员 陈金卓)
责任编辑:杨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