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创新社区教育服务模式,近期,仰口路社区文化书院特联合青岛市文明办、青岛市老年大学,重磅推出民族舞与朗诵两门精品课程,以“每周一约”的文化之礼,为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涂抹上亮丽色彩。三方共同探索出一条“资源共享、课程共育、文明共建”的社区教育新模式,让优质文化服务扎根社区、惠及居民。
高位联动,打造“没有围墙”的社区大学
本次文化书院的开班,并非一次简单的课程重启,而是一次基层社区治理与高端文化资源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仰口路社区前期通过入户走访调研,敏锐地捕捉到居民们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主动“走出去”,成功链接青岛市文明办的指导支持与青岛老年大学的专业师资,将专业的艺术课堂“请进来”,直接送到了居民的家门口。
这种“社区搭台、专业机构唱戏”的模式,打破了传统社区活动“自娱自乐”的局限,让居民们无需远行,便能享受到与专业院校同等水准的教学资源。它不仅仅是一个培训班,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社区大学”,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功能从“有”到“优”、从“普及”到“提质”的关键一步。



声舞相融,点燃居民参与“双引擎”
课程设置上,书院精准聚焦不同年龄层居民的兴趣点,精心设计了“一动一静”两大主题课程。民族舞课堂上,中国舞蹈家协会注册教师、北京舞蹈学院资格证书教师许业锦老师从基础体态训练、民族舞蹈风格特点入手,带领学员们跟着音乐节拍练习动作,在举手投足间尽显民族舞蹈的柔美与活力;朗诵教室里,青岛市演讲与演唱协会副秘书长侯翔宇老师围绕发声技巧、情感表达等核心内容,通过经典篇目示范朗读,引导学员们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之美,学员们认真跟读、积极互动,现场学习氛围浓厚。不少居民课后表示:“在家门口就能跟着专业老师学习,不仅能培养兴趣爱好,还能认识志同道合的邻居,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
目前,两门课程均已成功开设第一讲,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许多居民下课后仍围着老师请教,邻里之间互相交流练习,其乐融融的景象,成为社区里最动人的风景。




探索新模式,让文化惠民“可持续”
本次课程均设置了6节系统性教学内容,并采用“每周一节”的渐进式教学。这种科学的课程安排,不仅能帮助居民逐步掌握专业技能,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养成浓厚的文化学习习惯,让文化学习成为社区生活的日常。
此次课程的顺利推进,也成为仰口路社区探索文化书院长效化、可持续培训管理运行模式的重要契机。社区通过引入专业力量、固化课程体系、建立学员反馈机制,多管齐下推动文化书院从“一时火爆”的活动式服务,向“四季常青”的常态化阵地转型,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居民心中可信赖、可依赖的精神文化栖息地。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最强纽带。仰口路社区文化书院的再次开班,以其高起点、精课程和热反响,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深刻内涵。(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刘琴 通讯员 赵田田)
责任编辑:冯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