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后,青岛科技系统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宣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令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特别是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家纷纷表示,“十五五”时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促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为未来五年的产业提升和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内生动力。
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全会提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天传表示。面向“十五五”,全市科技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锚定“高质量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强市”总目标,全面发力、攻坚突破。要注重科技产业融合,聚焦“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持续布局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实施一批科技示范工程,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要注重科技海洋结合,发挥好崂山实验室等重大平台作用,强化“企业+高校院所”对接,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要注重优化创新布局,深化区域协同创新,加快打造青岛科创大走廊,统筹推进高新区“一区多园”一体化发展。要注重创新体系建设,建强全国重点实验室,完善创新中心矩阵,培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要注重创新生态营造,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化科技金融支持,提升科技服务水平。“要不断释放发展新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在以科技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展现更强担当、作出更大贡献。”李天传说。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所长吕雪峰表示,“全会提出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等内容,与青岛能源所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定位十分契合。”吕雪峰表示,未来,青岛能源所将坚持“四个面向”,强化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创新驱动与需求牵引融合、人才引育与成果产出融合、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融合;要落实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更多科技成果支撑新质生产力,支撑新型能源体系与绿色转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让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青岛能源所将深化科技创新赋能“四链”融合,加强与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创新人才,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全会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这对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海洋科技大市场负责人滕云枫表示,海洋科技大市场作为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的总窗口、总平台,将紧扣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发展,持续深化海洋科技特色优势,强化上合国际技术转移功能,立足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平台优势,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平台将持续汇聚创新资源,以专业化技术经理人队伍为关键支撑,以网上大市场、‘青岛好成果’等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模式为创新抓手,锚定场景建设、拓展转化基地,构建贯通‘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企业服务’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生态体系,加快推进优质创新成果实现精准对接、有效转化。”滕云枫说,“同时全面深化区域协同联动,融入全国技术转移合作网络,努力建成‘立足青岛、服务山东、辐射全国、链接国际’的全国海洋科技大市场。”
科技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关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青岛科技企业注入了发展的“强心剂”。
“全会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为‘十五五’时期主要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更让海洋科技型企业感受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坚实支撑。”逢时(青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高以成说。
未来,逢时科技将继续秉承“产业报国,科技兴国”的使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诚信立企为发展根基,加快全球化布局。将以“磷脂穿透 靶向递送”为战略方向,聚焦南极磷虾的药用价值开发——突破降血脂、脂肪肝、痛风及骨质疏松等领域的药物开发;利用磷虾磷脂穿透血脑屏障的特性,开发脑部疾病靶向药物;依托海洋磷脂递送技术,逐步拓宽至海洋中药领域,提升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和靶向递送。
青岛钰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首套国产单侧双通道新型微创脊柱手术设备的整体研发与技术规范制定。公司董事长陈勇表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医疗器械领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企业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扣临床需求,深度整合“产学研医检金”等资源,以科技助力青岛打造“中国康湾”。关于公司下一步发展,陈勇表示,“一方面,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推动‘智能+’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在手术便捷化、创伤微小化、恢复快速化方向上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另一方面,将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进一步拓宽临床应用与技术服务场景,全面助力外科微创技术能力提升,推动外科治疗向‘更精准、更安全、更舒适、更惠民’转型,让优质医疗成果惠及更多患者。”同时,钰仁医疗将发挥多国技术交流与合作的优势,让中国医疗智慧与技术服务辐射更多国家和地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青岛日报2025年10月28日1版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