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重阳节走访,青岛正成为“长者友好型”城市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下午,市委书记曾赞荣走访看望老年人,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老年人致以节日问候和美好祝福。

他强调,要大力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引导全社会热心支持老龄事业发展,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岛是老龄化态势发展较快的城市。截至2024年底,青岛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53.2万人,老龄化率已达24.3%。

近年来,从养老服务的精准提质到适老化设施的全域建设,从文化康养的多元供给到社会包容的氛围浸润,青岛正在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让老年群体共享城市发展红利——

不愿意做饭,走几分钟就有助老食堂,老年人可享受优惠补贴;

有打扫卫生、理发需求,签约家庭床位后,一键呼叫就能联系上门;

建在社区里的养老服务中心,既可以提供康复理疗服务,还能和其他老人一起参与文娱活动。

01

把专业养老服务“搬回家”‍‍

据民政部调研数据,受生活习惯、传统文化、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90%以上的老年人都选择居家社区养老。

西海岸新区组织社区老人剪纸活动。

在青岛,老年人选择居家社区养老,会享受到什么样的服务?

青岛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照料。

在市级层面,青岛开发建设“全市一家养老院”智慧平台,统筹医疗、康复、养老、护理等领域数据资源,打造医康养护数据底座,实现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场景的深度融合;

在区(市)层面,建设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实时监控辖区养老服务动态,实现服务需求“一键响应”;

在镇(街道)和村居层面,累计建成135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300余处养老服务站,形成“15分钟步行可达”的服务半径。

珠海路街道辛家庄社区养老服务站开展老年人活动。

青岛依托135处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300余处村(社区)养老服务站,将专业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同时,设立“养老顾问”岗位,加强供需对接,推进优质服务资源下沉基层。

特别值得一提的,针对失能失智老人,青岛推进建设30处社区嵌入式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中心,扩大社区层面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供给。

同时,打破部门之间的“行业壁垒”,普及医养结合模式,形成了健全的医康养服务网络,累计为包含5万余名失能失智老年人在内的8万多名老年人签约家庭养老床位。

02

从有所养到有所学有所乐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75岁以下的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而且对进一步学习、参与文体活动等方面有强烈需求。

在青岛,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这样满足——

全市上百个老年教育机构,常态化开展各类老年教育活动6700余次,参与老年教育的老年人超22万人次;

其中,在全国首创职业院校参与举办老年教育模式,老年人可以就近到24所职业院校上课。课程包括民俗艺术、中西餐烹饪等60个门类,“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学位新增超2万个。

志愿者带领在院老人做手工。

依托全市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馆,136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900多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0处城市书房,为老年人提供15分钟文化圈。

今年年初,全市28个部门联合下发《青岛市加强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全面加强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到2025年年底,每个区(市)选取不少于2个基础比较好的社区(村)进行试点,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5年年底,全市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

今年新发布的《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其中明确:新建居住区按照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置养老服务站,规定新建居住项目应同步配建“邻里坊”,提供养老、助餐、家政便民、文化休闲等服务。

青岛还建设了符合适老化标准的口袋公园202个、改造符合适老化标准的口袋公园144个,充分满足老年人休闲健身需求。

老年人在李沧区九水街道延川路社区养老服务站参加非洲鼓课堂。张鹰 摄

03

加快培育专业化养老人才队伍

从事养老护理工作3年的李娟,是青岛爱心大姐职业培训学校的结业学员,如今她在市北区一家养老机构工作。

“通过专业培训,我掌握了失能老人护理、康复理疗等技能,现在每月能拿到5000多块钱,还有岗位津贴,感觉这份工作很有价值。”

凭借扎实的技能,李娟获得了不少老人和家属的认可。

李沧区举行护理职业技能竞赛。

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

在人才培育方面,青岛市民政局与青岛大学、青岛技师学院、山东文化职业学院等高校合作,开设养老护理相关专业,按规定给予80万到100万元的奖补。

此外,民政部门和养老服务机构持续开展技能培训,已完成对全市7000多名养老护理员的全覆盖能力培训。

为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养老服务行业,青岛推出丰厚的入职奖励:

对在本市养老服务机构入职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给予2万到4万元的入职奖励;

对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养老护理员,按照技能等级给予每人每月100到200元的岗位津贴;

青岛还鼓励养老服务人员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对取得证书的人员给予3000元至5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老年友好,是一座城市最温暖、最厚重的底色。青岛正在以更完善的政策体系、更优质的服务供给、更包容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位长者都能在岁月中安享幸福,让老年友好成为青岛最鲜明的城市名片与最动人的民生风景。

记者|贾臻   编辑|赵笛    

责任编辑:宋尉嘉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