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北区的街头巷尾,你或许遇见过他——一个穿行政执法制服的身影,许多人管他叫“老李”,有什么事儿都爱跟他探讨、求助,因为都知道他点子多、技术强,为人更是热心肠。
李路顺,市北区兴隆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一级主任科员,兴隆路街道海岸路社区挂职副书记。他的办公桌上除了公务文件,还常常开着AI工具界面。他没有科班技术背景,却让人工智能在这片老城区的泥土里,长出了意想不到的“藤蔓”,更一再向外延展、向上攀援。
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主任、社区挂职副书记,也是红十字志愿者的李路顺
AI的价值,从让智能体会说“家乡话”开始
当以设计见长的李路顺跨界玩AI,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今年,李路顺凭借着实用的“土味”AI课堂火出了市北区,让当下流行的AI技术实实在在为基层赋能、为工作人员肩负。这一切其实源于李路顺在和居民沟通的过程中发现,通用AI总是答非所问,非但解决不了老百姓问题,还净添乱。于是,他花数月时间把散落在各个官网的政策、电话,结合群众常问的问题搭建成“市北区精准信息库”,反复核对后“喂”给AI——市北区“社区智答小帮手”就这么诞生了。现在,居民查询养老政策、科室电话,这个零成本开发的“本地通”AI智能体总能精准对答。针对解决家门口的具体事,AI终于说出了一口地道的“家乡话”。
李路顺搭建的智能体获外地城管系统现场观摩
李路顺说,“AI最大的价值,是可以突破一个人的能力边界,实现跨界”。作为市区宣传部门、城管局、社会组织等多部门特约策划、设计师,李路顺在工作之余花大量时间承担起多个领域、方向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工作。而对于AI的理解、技能,他也并没有“私藏”,而是秉着科技普惠、科技赋能的初心倾囊相授,设计成公益课程,搭建成课程体系。他笑言AI给自己“打通了任督二脉”,而他则用AI打通了不同领域,不同场景。到目前为止,李路顺已为党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公开+私域+跨地区、跨行业授课分享100多场。如今,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背后是李路顺每晚忙到凌晨的模型训练、沙盘推演……
李路顺AI授课课件预览
作为讲师的李路顺,教学理念实在得很:“当天学,当天就能用”。十分钟学会剪个活动视频,七分钟用AI把冗长的汇报材料理出重点,助力基层同事实现“让一个人活成一个部门”,减负同时增效。
给社区阿姨讲课,绝不会蹦出一个专业术语;给外地城管讲AI,他要先研究透当地的法规条例……他的课程渗透出浓浓的基层服务意识——关顾实际诉求、注重实用落地、情绪价值拉满、制造强烈参与感。而这,恰与“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不谋而合。
李路顺AI授课街道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AI的温度,从一盏为残障伙伴“掌灯”开始
“技术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它首先要能看见人。”作为兴隆路街道海岸路社区挂职副书记,李路顺的AI帮扶,始于市北区春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开展“土味”AI设计培训为中心赋能。“我教他们用AI自己设计宣传图样,为产品赋予核心竞争力,相当于为产品注入了灵魂。”在他眼里,AI不是取代,而是赋能,更是让一群原本需要被帮扶的人,拥有了可以昂首挺胸的“科技竞争力”。
李路顺AI授课春雨残疾人辅助就业中心
如今,市北区春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负责人“崔妈妈”崔永兰也带领着二十多名老师一起,学着用AI技术为日常的助残服务赋能。“有了李书记的帮助,我们的春雨大家庭焕然一新,崂山春雨更是被李书记装扮得特别温馨,我什么时候都忘不了,他利用五一假期开着车,陪着我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残疾人家庭的场景。”崔永兰告诉记者,AI技术培训像是一座桥梁,李路顺结识了160多名“春雨孩子”后,总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做公益,“如今我也成了李书记的搭子,只要有空我会跟着他一起去上AI课,普及AI技术的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春雨’,一起来帮扶我们可爱的孩子们。”在李路顺的课件中,专门有一页视频,每次播放都让人惊讶不已——他利用AI技术为短发的“崔妈妈”圆长发梦。“我希望通过短发变长发这个小小视频,让大家更多地理解‘崔妈妈’的不易,和我一起做公益。”李路顺说。
李路顺AI赋能春雨公益线下空间打造
除AI赋能春雨之外,李路顺还走街串巷帮扶小店,问问他们的经营难处,免费设计logo、海报、优化店名与文案,教商家用AI美化图片做线上宣传,解决缺资金、缺人手、缺宣传能力的痛点。对于综合执法、社区治理的本职工作,更是李路顺AI赋能的日常。用AI帮楼长们设计可落地的问题解决方案,用AI搭建各类治理模型……“技术得蹲下来,和老百姓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他的AI探索,像是温暖的触角,精准地延伸到基层治理的各个角落:帮老同志修复老照片,用3D动画宣传孩子们也能看爱看的法规政策,为“星星的孩子”设计温馨的鼓励贴纸,悄悄记录献血达人王连勇四十年的坚持和感动青岛的“9月天使”,用AI为他们谱写歌曲,用技术对抗遗忘,让平凡人的微光被看见、被铭记。原本冰冷的技术,在李路顺的手中,成为记录善意、传递温暖、书写大爱的笔。

李路顺AI赋能普法宣传册页全市落地推广
AI的人生,从当好一方百姓的“工具人”开始
五十岁的年纪,李路顺却感觉自己像个小学生,每天都在突破自己的边界。曾经,由他设计的Q版核酸检测贴纸风靡一时,极具收藏价值。现在,他的AI音乐、AI短剧作品频出,反复淬炼着新技术应用的创新表达。
策划、AI指令师、设计师……不像是小学生,他更像是书写时代答卷的斜杠青年。“我就喜欢别人把我当成是一个AI工具人”,他说,“有需要随时打开我,找到我”。话虽简单,可当好“AI工具人”却并不容易,需要无数次的沙盘推演,无数个场景构建。
李路顺向社区群众推广如何使用“社区智答小帮手”解决问题
醉心技术,却不唯技术论。李路顺更看重的,是技术带来的情感连接。有商业机会找上门,他婉拒了。于他而言,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老百姓的口碑,来自于用这门新技术,暖了人心,解了难题。那份被认可的感动,远非金钱可以衡量。
扎根泥土的技术,才褪去了冰冷。科技的光芒,或许不在于有多炫酷,而在于它照进了谁的生活,温暖了谁的日常。(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于波 冯晟)
延伸阅读:李路顺课程亮点简介
李路顺,市北区兴隆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 一级主任科员,兴隆路街道海岸路社区挂职副书记。
AI筹划、应用、培训达人。市区宣传部门、城管局、社会组织等多部门特约策划、设计师、AI培训师。
课程突出基层能听懂,拿起来就能用的“土味”AI。党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公开+私域+跨地区、跨行业交流分享已100多场。搭建的“社区智答小帮手”AI智能体;依托AI原创的15个系列3D普法宣传品等成果获住建部等上级部门充分肯定,并引发主流媒体广泛关注,成为基层创新典型案例。
【分享主题(通用类):】
AI赋能一部手,让一个人活成一个部门
《人工智能+视觉演示=职场好声音》
【简、快!“喂饭式”AI应用实战】
2分钟→写多种个性文案。
10分钟→做一份PPT。
5分钟→学会剪映视频成片。
10分钟→玩转手机公务摄影和后期。
5个命令→淬炼出厉害的应对智能体
2个步骤→高质量生图
又准又狠→会议记录彻底解决.....
【当天学,当天会】
突出本部门基层实战,突出零基础上手实操。对新手特别友好。
【顶流发布会级课件视效】
PPT特别追求颜值。画面震撼酷炫,案例动画高端,演示吸引人,激发学习兴趣。
【其他应用拓展】
→到底那个AI适合市北,懂基层治理,更具民本情怀?
→都用AI,内容都一样,如何解决输出同质化问题?
→怎么能给领导省时间,让优秀被看见?
→领导要的高级感到底是什么?影视级PPT长啥样?
【部分AI战略观点】
→所有行业都要AI一遍
→这是个暴露懒人的时代,因为有AI任务落实变的:路径明确、方法简单、无可推脱。
→管理者亦需懂AI并善用之,依据数据激励奋进,提升团队效能,拥抱更多发展机遇。
【AI战略升纬】
→如何用AI+战略,让一个人活成一个部门?
【高阶战略目标】
让AI成为:
打通单位重点工作堵点难点,解决领导所愁所盼的策划师。
疏通业务关键环节痛点盲点,引领团队向上发展的智多星。
责任编辑: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