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下旬,气温渐寒,城阳街道小寨子社区却暖意涌动 —— 10月30日,社区为享受福利待遇的居民,送上了自产 “西瓜红” 红薯。这份带着泥土清香的物资,既填满居民菜篮,更拉近社区与居民心距,让深秋时节的温情愈发浓厚。
这份暖心福利的背后,是社区党委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用心。2021年前,社区曾依托即墨“爱心农场”种地瓜,但受土壤与气候限制,产量、口感未达预期。为让居民吃上 “高品质、放心味” 的地瓜,社区党委多方打探优质种植区域,反复论证土壤与作物适配度,最终依据“沙壤土透气保水、气候温和”的条件,在莱阳市选定专属种植基地,培育“西瓜红”红薯。从选址到选种,每一步都围绕“居民满意”,为这份深秋关怀筑牢基础。



送红薯当天,天未亮社区工作人员便早早到位,两卡车刚从莱阳基地出土的红薯整齐码放,夹杂着新鲜泥土的自然气息。为了让发放高效有序,工作人员早已提前明确分工:有人仔细核对居民信息,确保福利精准送到每一户;有人在现场耐心引导秩序,避免拥挤;还有人主动上前搭把手,帮年老居民把沉甸甸的红薯箱搬上车。现场没有杂乱的喧闹,只有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呼与居民的轻声道谢,热闹又温馨的氛围,悄然驱散了深秋的清冷。
随着晨光渐亮,居民们也陆续赶来,看到满箱新鲜的红薯,脸上瞬间绽开惊喜的笑容,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地瓜我们每年这时候都盼着!” 王阿姨双手捧着刚领到的红薯箱,笑得合不拢嘴,“都是社区自己选地、包地种的,吃着比外面买的甜多了,还放心!社区总把我们的需求放在心上,太贴心了!” 不少居民也围拢过来夸赞:“自己社区种的就是不一样,又面又甜,给孩子蒸着吃、烤着吃都合适,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福利!” 简单朴实的话语里,满是对社区工作的认可与信赖。



社区居委会主任张雪亮道出活动初衷:“送红薯就是想让居民实实在在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满足大家对放心食材的需求。”他介绍,种植基地全程绿色无公害管理,田间照料优先雇佣社区居民,既保作物品质,又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农场还种了小麦、玉米、土豆,收获后都会免费发给居民。看着大家吃得放心,还生出‘这是我们社区自己种的’自豪感,所有付出都值了。”他强调,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支持是服务动力,“送福利会一直坚持,希望新鲜食材能为居民的深秋餐桌添一份暖,为家庭添一份甜。”



据统计,此次共为4000多名居民发放红薯,50亩基地年产约10万斤,人均可领20斤。这份物资承载着社区的深切关怀:红薯是“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心承诺,笑脸是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最大肯定。这个深秋,小寨子社区用实际行动诠释“幸福家园”—— 不是华丽口号,而是看得见的关怀,是居民能感受到的温暖与归属感,也为和谐社区打下坚实基础。(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姜皓文|责任编辑 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