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由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崂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供需对接活动在崂山区源嘉生命科技产业园举行。活动旨在通过推动企业需求与医院临床精准对接,促进创新产品与医疗场景深度融合,为青岛打造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命健康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能,吸引了28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现场磋商合作。
加强医企协同、破除创新要素壁垒是推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本次活动不仅专门设有企业展示区,通过展板、实物产品等形式,展示参会企业技术实力与产品特色,还为沈德无创、睿酷医疗科技、厚朴致远等11家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生物医药创新企业搭建平台,集中展示相关企业的前沿技术、核心产品与战略规划,促进更广泛的交流互动,挖掘潜在合作机会。
在企业展示区,一台ROPA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正在模拟手术全过程。“我们这款产品目前已在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试用,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公司还与青岛多家医院建立了联系,未来将根据临床需求,探讨更多合作机会。”长木谷医疗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陈鹏表示。
活动现场,多家企业收获颇丰。“活动直接链接技术供给与临床需求,打通了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沈德无创时代董事、执行CEO崔磊介绍,该公司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将合作共建“磁波刀无创诊疗中心”。
“活动中,相关企业与三甲医院的合作签约,生动诠释了‘临床引导研发—研发提升临床’的良性循环模式,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临床反馈与市场验证机会。”青岛高科园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崂山区将持续扮演“催化剂”与“连接器”角色,有效降低医企之间的信息壁垒与合作成本,推动培育更多满足临床急需、具备市场潜力的创新产品。
推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强链补链,贯通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也是青岛举办此次对接会的重要目的。
现场,青岛高科园管委分别与青岛市医学会、青岛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签约。未来,青岛市医学会将与崂山区围绕搭建临床试验平台、医工转化平台、临床科研平台等方面工作,进一步完善“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深度融合的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青岛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将与崂山区在医工转化、学术交流、产业招商与产业扶持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推动医疗器械企业在崂山集聚式发展。
活动中,由青岛市医学会发起、崂山区政府支持的“青岛市药械产业集群服务联盟”同步成立。首批成员单位包括青大附院、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等。根据规划,接下来,联盟将充分发挥市医学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积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工作的全面开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责任编辑: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