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 他们,为何频频出现在C位?

这几天,在青岛川流不息的地下交通脉络中,一抹炽烈的红色格外引人注目——飞驰在青岛地铁3号线上的“青岛企业家号”地铁专列承载着潮声奔涌的企业家精神,连同一座城市对企业家的敬意,共同送进百万市民的日常。

这是青岛为企业家量身打造的首列主题专列,也是青岛为企业家送上的节日祝贺。

今年的11月1日是青岛第5个“企业家日”,青岛的礼遇方式再度升级,以“厚植家国情怀 保持发展定力 增强发展信心 弘扬企业家精神”为主题,推出了如致企业家的一封信、高规格大会、主题灯光秀、主题地铁专列等十项特色活动。

从立法设立“企业家日”到持续隆重地庆祝“企业家日”,青岛企业家们稳稳占据“C位”,这不仅仅是仪式感的营造,更是城市的一种深刻表达:在这片热土上,企业家们被重视、有舞台、能作为。

企业家,城市的宝贵财富

每年“企业家日”,青岛都会以创新独特的方式,浓郁热烈的氛围,向企业家致敬。

如此礼遇,因为企业家值得。

作为最早经历市场化浪潮的城市之一,企业家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青岛有着尤为深切的体会。

张瑞敏、周厚健等一批杰出企业家在时代的洪流中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缔造了闻名全国、叫响全球的“五朵金花”,不仅奠定了青岛坚实的产业根基,更为青岛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奠定了格局,赢得了声誉。

如今,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在推动产业进步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无论是家电、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深耕,还是智能制造、海洋经济的突围,亦或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虚拟现实等新兴赛道的布局,我们都能看到一批崭新面孔的企业家大显身手,他们怀揣着属于新时代的独特思维,不断探索、敢于尝试,既彰显了青岛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也印证了青岛的民营企业有能力站上国际舞台闯出一片新天地。

企业家强,城市才能变强;企业家有竞争力,城市才能有竞争力。

当下,全球经济形势和产业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不少挑战。越是在压力之下,越要激发这个关键群体的雄心壮志和昂扬斗志,让企业家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放开手脚、干事创业,方能打开青岛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厚植发展沃土,让企业家放心干

青岛从不吝啬用各种方式让企业家们站“C位”,当“主角”。

在2025年青岛企业家日“益企同行·民富青岛”主题活动现场,老中青企业家汇聚一堂,精彩的文艺演出以及“干货”满满的企业家分享,深刻展现了青岛企业家“敢闯敢干、向前向新”的时代风采,进一步弘扬了优秀企业家精神。

对企业家的尊重,既有有形的“C位”,也有无形的“C位”。

青岛先后出台《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的若干规定(试行)》《青岛市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计划(2023-2027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弘扬企业家精神、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地位。同时,青岛每5年评选一次优秀企业家,以城市之名,真金白银重奖企业家。

而“青岛企业家日”发展至今,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节日,除了表明重视尊重企业家群体的态度外,青岛也在探索从多个维度赋能企业发展。

“青岛企业家日”是沟通也是倾听——民营企业家成为政府的“座上宾”,通过举办高规格举办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政企交流恳谈会,市领导及部门负责人与企业家敞开心扉、面对面沟通交流,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精准响应各类需求,有效提振企业家信心,汇聚起更多发展干劲。

“青岛企业家日”是“礼包”也是激励——密集开展惠企政策宣介,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企业,切实破解发展难题,为企业稳步成长提供坚实支撑。同时表彰一批优秀企业家和优秀企业,营造创先争优的氛围,激励更多社会主体创业创新,让更多的优秀企业家涌现出来。

更难得的是,青岛对企业家的关心和爱护,并不局限于企业家日这一天,而是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服务体系,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支持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做大做强的良好氛围。

共同成长,互相成就

一个尊重企业家、礼遇企业家的城市,必定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青岛创新创业热度持续升温,一批新锐企业正在崛起,前三季度新登记民营企业7.4万户,同比增长13.1%。

与此同时,企业的能量越来越强。今年,青岛5家企业上榜2025中国企业500强,39家企业入围山东民营企业200强;全市共有创新型中小企业55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22家。截至今年上半年,民营经济贡献了青岛市60.3%的税收,71.4%的进出口,88.9%的城镇新增就业,99.6%的经营主体数量和99.1%的企业数量。

一系列亮眼的数据,正是青岛企业家锐意开拓创新,与城市双向奔赴最好的注脚。

眼下,青岛正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企业家们大显身手的空间超乎想象。

与此同时,青岛不断完善顶层规划,“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始终是政策制定、制度改革等方面的高频词、关键词。同时,青岛从细节入手,想企业家之所想,继续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广阔的舞台、更加肥沃的土壤。就在几天前,青岛首次上榜全国十大“年度营商环境创新城市”,这是城市营商环境硬实力的再一次认证。

企业家频频出现在“C位”,仅仅是一个开始。当“礼遇企业家”的理念深入城市的每个角落,当创新创业的激情持续被点燃,企业家们将扮演更关键的角色,在城市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展现更大作为。(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于君怡)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