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技艺邂逅童心巧思:青岛福州路小学学子研学体验掐丝珐琅之美

11月1日上午,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迎来了一群充满好奇与朝气的探访者——青岛福州路小学2023级1班的同学们。他们在此开展了一场以“传承非遗文化,浸润美好心灵”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并在指尖流淌的技艺中,将课堂教育与校外实践深度融合。

走进非遗宝库,感悟文化精髓

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以“本土特色”为魂,以“非遗+研学旅游”为核心理念,创新性打造“数字化展陈+活态化体验+教育实践+文创孵化”四位一体的文旅综合体。体验中心精选榼子、泥塑、年画等最具胶东文化代表性的项目,更特别融入航海文化与传统工艺的深度展示,串联起从东夷文明到现代都市的千年文脉,填补了青岛大型非遗文化体验馆的空白。

活动伊始,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引领大家步入丰富多彩的非遗世界。通过参观主题展览,青岛福州路小学2023级1班的同学们不仅对青岛地方文化脉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对那些凝聚着世代匠人智慧与心血的非遗项目,如精巧的剪纸、栩栩如生的泥塑、韵味独特的地方戏曲等,发出了阵阵赞叹,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在心中悄然萌发。

体验匠心手作,传承指尖艺术

本次研学的重头戏是亲手体验制作掐丝珐琅团扇。掐丝珐琅,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以其繁复的工序、绚丽的色彩和永葆光泽的特性著称。在中心指导老师的耐心讲解和分步演示下,同学们了解了掐丝、点蓝等基本工艺流程。随后,大家纷纷化身“小工匠”,专注地投入到创作中。他们小心翼翼地用金属丝线在扇面上勾勒出各式图案的轮廓,再细心地将不同颜色的珐琅釉料填充其中。一丝不苟的掐丝,小心翼翼的色彩填充,活动现场气氛专注而热烈,古老的技艺在孩子们灵巧的手指间被赋予了新的活力与童趣。

深化立德树人,践行全环境育人

谈及组织此次活动的初衷,青岛福州路小学的带队老师宋兰兰表示,这是一次对学校“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立德树人不是局限于课堂之内,而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方位、全过程。学生们近距离接触、亲身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触动心灵。”宋兰兰介绍,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和专注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审美素养,增强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掐丝珐琅团扇作品,脸上洋溢着成就感与喜悦。

此次青岛福州路小学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研学活动,成功地将文化传承、实践育人、审美教育与地方文化认同融为一体,是探索“全环境立德树人”有效路径的一次成功尝试,为学生们的美好童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文化一笔。(青报全媒体/观海新闻记者 杨健)

责任编辑:王臻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