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传递生态保护理念!青岛这一主题志愿服务为青少年架起自然探索“桥梁”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3日讯 近日,市园林和林业局、市园林和林业综合服务中心联合公园城市乐享自然志愿服务团队,在市园林和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开展青少年自然科普和志愿服务活动,依托专业林业昆虫研究资源,通过理论讲解、室外观察与手工创作相结合的形式,带领青少年走进蚂蚁的“微观世界”。这场活动不仅让青少年系统认识了蚂蚁的形态特征、社会结构与生态作用,更以小见大传递生态保护理念,既为青少年搭建了自然科学探索的实践平台,也为专业机构践行科普责任、推动生态保护理念扎根青少年群体提供了生动范例。

活动伊始,自然科普讲师以“物种进化”为切入点,从昆虫的起源与演化讲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当话题聚焦到蚂蚁时,通过分模块讲解,将“蚂蚁帝国”的“不可思议之处”一一拆解:从蚁后负责繁衍后代的“皇室职责”,到工蚁觅食、筑巢、看护幼虫的“全能工作”,再到兵蚁守护巢穴的“防御使命”,结合近距离观察的蚂蚁分工场景,让昆虫知识变得直观可感。“大家看,这只体型稍大的蚂蚁是兵蚁,它的上颚更粗壮,能轻松咬碎障碍物,就像‘帝国卫士’一样保护同伴。”讲解搭配实物观察,让孩子们迅速沉浸在蚂蚁世界里。

室外观察环节更是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在确保不伤害蚂蚁的前提下,孩子们用毛笔小心翼翼地将蚂蚁收集到观察盒中,近距离观察蚂蚁的形态特征——膝状的触角、分节的身体、灵活的足,这些课本上的描述变成了眼前鲜活的画面。孩子们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发现,细致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在实践中悄然提升。同时在室外活动中,也鼓励孩子们作城市公园的守护者,捡拾公园中的垃圾,保护公园的美丽环境。

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用粘土捏出形态各异的蚂蚁,用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蚂蚁帝国”,一位小朋友拿着自己的作品,向同伴分享设计思路。活动结束前,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观察盒中的蚂蚁送回草坪,用行动践行“尊重小生命”的理念。

本次自然科普和志愿活动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要让孩子们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爱护自然,在探索中建立与生命的联结。“昆虫学的奇妙探索——不可思议的蚂蚁帝国”自然科普活动,以蚂蚁这一常见又充满奥秘的小生灵为载体,在知识传递、能力培养、意识塑造等层面均具有深刻意义,既是自然科普的生动实践,也是生态保护理念传播的重要途径。

据悉,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及市园林和林业综合服务中心长期致力于自然科普志愿服务,通过组织林业工作者走进公园、校园,开展昆虫观察、植物识别、生态保护等主题活动,让更多人热爱生态和保护生态。这既是青岛市园林和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依托专业优势践行科普责任的生动实践,也是为青少年搭建亲近自然、探索科学的桥梁。未来,还将持续推出此类科普活动,以志愿服务为纽带,搭建起公众与自然对话的桥梁,助力营造“人人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栋 通讯员 马菀若)

责任编辑:王臻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