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委书记访谈|张友玉:深度融入青岛科创大走廊建设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李沧区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找准定位、发挥优势,认真研究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更加优良的作风、更加务实的举措,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李沧实践。”李沧区委书记张友玉表示。

久久为功,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李沧区将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久久为功。聚焦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和十大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方向,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迈向更高水平。”张友玉表示。



李沧区委书记张友玉

近年来,李沧区深度激活科创引擎,研究制定青年科创城建设实施方案,九水东路科创街区集聚专业园区8家、科研院所3家、科技企业223家,获评“首届中国科创街区建设实践典型案例”。今年前三季度,李沧区科技服务业营收增速达25%、列全市第二位。

“‘十五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张友玉表示,深度融入青岛科创大走廊建设,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集中打造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孵化器,有效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创新链赋能产业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常态化开展技术供需对接活动,促进高效率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同时,增强先进制造业支撑力。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做大做强联东U谷等新型都市工业楼宇,加速传统产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促进产业聚链成群、集聚发展。



“我们还将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加快发展个性化定制、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积极培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便利化发展,不断增强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张友玉说。

立足“比较优势”,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未来五年,扩大内需是战略之举。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李沧区拥有主城区区位优势和主城区稀缺的土地资源,且商贸特色突出,“十五五”时期,有能力在大力提振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上展现更大作为。

“李沧区将在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上久久为功。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张友玉表示。

在大力提振消费方面,李沧区将深入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升级汽车、家电等商品消费,提质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培育数智、绿色、健康等新型消费,努力提升消费意愿和层级。统筹李村商圈、世博园等商旅资源,构建沉浸式购物、互动式体验等多元化消费场景,持续打响“旅游青岛·购物李沧”品牌。



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李沧区将围绕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推进青岛北站TOD、高端泵阀流体装备生产基地等92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实现投资规模与效益“双增长”。大力开展链式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场景招商,吸引一批发展效益好、产业带动强的企业和项目集聚李沧。

用好“关键一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全会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我们将坚持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和推进改革,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张友玉说。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做优做强国有企业,稳妥有序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持续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国企监管效能,增强国企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民营经济,破除各种市场障碍,推动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

擦亮营商环境名片。秉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理念,做实企业服务专员等制度,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优化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模式,拓宽对外交流合作渠道,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推进数字李沧建设。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数据+智能”双轮驱动,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加速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培育数字化发展新动能。

以人民为中心,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今年前三季度,李沧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3.84%。全省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顺利封顶,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北部院区投入使用……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十五五’时期,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李沧群众。”张友玉表示,将持续强化兜底保障。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机制,扩大“15分钟就业服务圈”覆盖面,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幸福生活圈。持续做优公共服务。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加快完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持续提升城区品质。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高标准推进安置房、京口路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打造更多“好房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切实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突出抓好社会稳定。用好“12345·青诉即办”等诉求解决平台,努力实现“事心双解”。深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李沧。



就强化组织保障,张友玉表示,李沧区将聚力建强干部队伍,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有效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和整体活力。聚力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纠“四风”,深入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狠抓责任落实,健全完善工作闭环管理体系,细化责任分工、跟进督导检查,切实以工作闭环促进良性循环,推动全会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更好以李沧一域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多贡献。

青岛日报2025年11月5日2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