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着就闹心”到“住着真舒心”!李沧区合力破解停车难问题,老旧小区换新颜

李沧区合力破解停车难问题,推动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让民生工程更加贴近民意、顺应民心

从“看着就闹心”到“住着真舒心”    

走进李沧区沧口街道怡顺社区,新铺的路面整齐平坦,车辆有序地停放在楼座之间的停车位上,原本杂草丛生的卫生死角摇身一变成了绿地花园。

“我们小区是开放楼院,过去外来车辆随意进出停放,居民转好几圈都停不下车。现在经过环境整治,装上了道闸,规划了停车位,大家停车方便了,小区环境也越来越好。”社区居民张景方对近来社区的变化赞不绝口。

怡顺社区紧邻青岛北站,辖区有86个楼座、4200余户居民,是典型的老旧开放楼院。由于小区物业公司撤出,绿化维护滞后、停车秩序混乱、楼道内乱堆乱放等环境杂乱问题突出,居民反映强烈。为找准群众“急难愁盼”,李沧区纪委监委派驻沧口街道纪检监察工委开展“问廉问政板凳会”“小圆桌议事会”等议事活动,采取一线走访、会议座谈、发放问卷等方式对怡顺社区等14个社区进行调研,发现群众诉求主要集中在改善老旧小区环境、解决停车难题等方面。结合省级确定的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民生实事,街道将今年的“一街道一实事”项目确定为“整治老旧城区环境杂乱问题”。

“院子里杂草丛生,夏天蚊虫多”“车辆乱停乱放,建议规划固定停车位”“电动自行车没地方停放充电,能不能加个停车棚”……改造前期,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走访了沧和路、沧厦路两个片区1075户居民,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环境怎么优化提升,还得居民说了算。”怡顺社区党委书记王军介绍,社区以沧和路、沧厦路片区为试点,确定了“封闭管理、化零为整”的改造方案,在片区出入口安装道闸和监控探头,清理杂草丛生的环境死角和闲置空地2360平方米,硬化路面并新增133个停车位,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街道和社区充分尊重大家的意愿,如今小区不仅有了停车位和电动车停车棚,绿化也越来越好,下一步还要建小花园、安装健身设施,我们下楼遛弯有去处了。”社区居民对小区安全舒心的环境感到满意。聚焦困扰小区多年的问题,大家群策群力,“改什么、怎么改”由居民“点单”,变“众口难调”为“众望所归”,推动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老旧城区环境治理问题点多面广,街道社区资金和人力有限,如何保障专项整治有力有序推进?沧口街道探索“街道引领、居民参与、多元协同”的治理模式,健全以项目化抓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开展“百日奋战”“双月严管”等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建立“街社”联动体系,派出所、城管中队、街道综合执法中心等协同配合、联合执法,以“攥指成拳”的合力靶向攻克环境整治难题。同时,统筹调动社会组织、共建单位、社区党员、热心居民等力量组成志愿队伍,开展垃圾清运、包干护绿、停车秩序维护等活动,以共建共治推动环境共优共享。“小区是大家共同的家园,我们都愿意出一份力。”怡顺社区老党员罗方义多次参与“人人动手、洁净家园”活动,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清理楼道杂物、铲除卫生死角,为建设幸福家园贡献力量。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今年以来,李沧区纪委监委紧盯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资金审批、施工进度、物业管理服务等环节开展精准监督,推动22个小区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共计改造152栋楼,惠及居民6917户,改造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发挥“室组地”联动优势,成立监督检查组赴老旧小区现场开展多轮调研,实地了解工程进度及群众诉求,列明清单逐项督办,解决居民诉求253条,努力把群众的“需求清单”变为“满意清单”,让民生工程更加贴近民意、顺应民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佳旎)

责任编辑:王亚楠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