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串添“新成员”,全国“最美基层民警”马怀龙收到了第49把钥匙

46把到49把 老马的钥匙串更沉了

青岛早报新闻人物、全国“最美基层民警”马怀龙用心守护49个家庭

全国“最美基层民警”、“中国好人”青岛楷模……近年来,青岛早报记者见证了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马怀龙的一次次荣誉加身,也跟随他的脚步走进社区的大街小巷,被他的坚持和奉献所打动。他手中的每一把钥匙,都是关于爱与陪伴的故事。“我是一名警察,看不得群众有难处。”从警17年来,马怀龙心里始终燃烧着一团火,满腔热忱地守护着辖区居民。凭着真心和爱心,马怀龙越来越受到群众的信任,更多群众把马怀龙当作家人,甚至把钥匙交给他,方便他随时登门看望。就这样,他慢慢“攒”起了46把钥匙。今年重阳节过后,马怀龙的钥匙串添新成员,他已收到了第49把钥匙。

第49把钥匙

把骨折老人当“好姐姐”

今年,马怀龙的钥匙串上又多了3把新钥匙。重阳节过后,马怀龙收到了第49把钥匙。“兴隆路社区71岁独居老人王守芬行动不便缺乏照料,需要人帮助。”马怀龙说,因为他帮扶的一位老人住在王守芬老人楼上,他也时常去看望王守芬老人,给老人买些用的、吃的。日前,他得知王守芬小腿摔骨折了,无法下床,便更加频繁地拎着新鲜的肉和菜去探望。正是日复一日的帮助,也让老人放下心防。

马怀龙(右)看望王守芬老人。

“多亏了马警官的帮助,让我对生活有了希望。”11月4日,记者跟随马怀龙来到王守芬老人家里。见到拎着挂面与水果罐头再次上门看望自己的马怀龙,王守芬感动不已。“前两天刚过来看我,今天又送来这么多吃的,太感谢了。”王守芬说完,马怀龙便询问起老人小腿的病情,并问老人想吃什么蔬菜,晚上好带过来一些。“我和社区很多孤残老人,早已把马警官当自家人了,家里钥匙交给他,我放心,而且也方便他随时登门看望。”正因如此,马怀龙手中的钥匙从1把增加到了49把。“这把钥匙的分量很重,我要好好照顾她,把她当成好姐姐。”马怀龙告诉记者,在他力所能及的帮助之外,他还会呼吁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为王守芬提供帮助。

第48把钥匙

帮孤残老人住进敬老院

今年7月份,家住兴隆路的刘广玉摔倒在地上,起不来了。马怀龙到现场后,发现71岁的刘广玉偏瘫躺在沙发边,脸色蜡黄,失去了自理能力。由于老人常年一个人生活,马怀龙从老人床头柜拿起钥匙举到他眼前,“以后我管你,钥匙放我这,行不?” 刘广玉说不出话,却感动得泪流满面。

马怀龙把刘广玉送到了兴隆路社区敬老院,和护工一起给老人洗澡、换衣服。办理入住手续时,工作人员告诉马怀龙,刘广玉的社保卡里只有90.72元。马怀龙想都没想,先在担保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费用我先担着。”后来在刘广玉姐姐的陪同下,他们从床头柜夹层摸出个塑料袋,里面裹着存折,这下护理费有着落了。

安顿好一切后,马怀龙掏出刘广玉家的钥匙和存折给老人看,“你家里的水电气阀门都关好了,你可以先安心在这住着。”此后,马怀龙把刘广玉家的钥匙小心翼翼地挂到了那一大串钥匙扣上,不仅让刘广玉心里暖融融的,也让他的生命出现了转机。

第47把钥匙

让流浪汉获得新生

今年在宜昌新苑小区收到王良水家里的钥匙,是马怀龙沉甸甸的钥匙串上的第47把。“有次在小区一单元楼下听见‘哐当’一声,我赶紧上楼查看,发现是王良水打碎了一个碗。”马怀龙说,这位66岁的老人,如今住着窗明几净的公租房,可两年前他还是个流浪汉。

2022年冬天的一个清晨,马怀龙巡逻到兴隆家园附近,发现一名男子蜷缩在路边,脸被冻伤,马怀龙赶紧把人抱上警车,送往医院。断断续续的交谈中,马怀龙得知该男子叫王良水,是个流浪汉。从那天起,马怀龙的警务日志里多了一项“老王进度”:跑街道办低保,申请公租房;趁着休息去家具市场挑新床、买衣柜、电视柜。2023年,马怀龙把宜昌新苑小区一户的钥匙交到王良水手上。

如今的公租房内,马怀龙时常带着金盾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来打扫卫生,帮王良水做饭。马怀龙的钥匙串上,第47把钥匙格外亮眼。这一把钥匙串联起的,是32年流浪与新生的距离。马怀龙让一位身处困境的人,获得了一个温暖的家。

/ 新闻回顾 /

从1把钥匙到46把钥匙

“我是一名警察,看不得群众有难处。”从警17年以来,马怀龙心里始终燃烧着“一团火”,满腔热忱为辖区百姓服务,尽心尽力帮助群众排忧解困。

马怀龙负责的兴隆路社区属于老城区,孤残老人、空巢老人、困难家庭比较多。帮助申请低保,经常前去探望,送去生活必需品,筹集8000元钱使孩子顺利入学……17年来,马怀龙一直竭尽全力守护着辖区居民。凭着真心和爱心,马怀龙越来越受到辖区群众的信任,更多群众把马怀龙当作家人,甚至把钥匙交给他,方便他随时登门看望。渐渐地,马怀龙手中的钥匙从1把增加到了沉甸甸的46把,这么多年他从未放弃,全力守护着这46个家庭。

2023年12月8日,马怀龙荣获“青岛楷模”,青岛早报以九连版对马怀龙进行了重磅报道,在公安系统引起强烈反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此后,早报多次对马怀龙进行回访,如今,他已经成为早报读者耳熟能详的新闻人物了。

/ 延伸 /

为老人撑起

温暖的天空

如今,在马怀龙的带领下,警民携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进来,共同为孤残老人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

刚刚过去不久的重阳节,马怀龙清晨6点就开始忙活。他手里提着新鲜蔬菜,车上还放着前一晚炖好的肘子——这是为辖区孤寡和独居老人准备的节日聚餐菜品。“每到重阳节,我们都会提前做好准备,让老人欢欢乐乐过节。”马怀龙说。为了让老人们过好节,他提前几天就组织志愿者包了四五百个饺子,还准备了点心、血压计等礼品,“卧床不起的老人我们会上门送餐,能走动的就组织一起聚餐。”

青岛心海公益执行理事长杜继昇也带着志愿者到现场,他们带来了糕点、血压仪等礼品,还捐赠了两辆轮椅。“年初认识马警官后,我被他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们公益团队做了10年拥军、助学、助老工作,现在把马警官帮扶的老人作为专项服务对象,就是想帮他一起解决困难,实现老人的心愿。”杜继昇说,看到老人们开心的样子,更坚定了他们继续参与公益的决心。

“从马警官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对老人胜似亲人的关怀,我很受感动,愿意帮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把爱传递下去。”兴隆路派出所辅警王英杰说。在马怀龙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帮扶困难群众的队伍中。

2023年,马怀龙牵头组建“马怀龙金盾志愿服务队”,吸纳近400名队员,共同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医疗救护、心理疏导等服务。马怀龙的同事、亲属、社会工作者、社会爱心人士,以及那些曾经受到帮扶的人,主动和马怀龙一起照顾辖区孤寡老人、帮扶困难群众,把自己得到的温暖再传递给别人。

从1把到46把,再到49把,这串沉甸甸的钥匙见证着马怀龙从军营到警营的初心坚守——24年军旅生涯锤炼的担当,17年社区警务沉淀的温情,都凝结在每把钥匙的纹路里,每一把钥匙背后,都是一个重新被温暖的人生。

马怀龙收到第四十九把钥匙。

谈及未来,马怀龙充满信心:“今后,我要带领志愿服务队更好地投入服务工作,服务好辖区的孤寡、独居老人和困难家庭,做群众的知心人。每到节日,我们首先要考虑老人,考虑怎么聚餐,怎么让他们高兴,怎么样在节日气氛中让他们不感到寂寞。我们会朝着这个方向不断提高服务能力。”(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博文)

责任编辑:王亚楠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