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这场主题宣传活动,让餐桌文明融入日常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8日讯8日上午,市南区“食在青岛文明餐桌”主题宣传活动在青岛万象城举办。本次活动由青岛市文明办指导,市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南区文明办、市南区商务局联合主办,青岛万象城协办,旨在进一步倡导文明用餐新风尚,推动“文明餐桌”理念深入人心,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活动持续两天,通过主题曲发布、互动体验、非遗展示、集章兑换等多种形式,将“文明引导-市民参与-积分兑换”有机结合,打造了一场既有教育意义又富有趣味性的文明宣传活动。

发布文明倡议,文明联盟商家齐参与

活动开幕式在热情洋溢的“文明青岛”城市形象主题歌曲《热爱》中拉开帷幕,以悠扬旋律和铿锵节奏迅速点燃了现场气氛。“举箸思源莫剩粮,点滴存来岁月长……”市南区原创文明餐桌主题曲和MV《文明餐桌 你我同行》随活动发布,以悠扬旋律诠释“光盘行动”“公筷公勺”等文明理念,将“食在青岛 文明餐桌”品牌温度融入城市烟火气,让文明理念更贴近生活、更易引发共鸣,实现“听一首歌、记一份倡议、践一种习惯”。开海・红岛海鲜虾水饺(青岛菜和正餐代表)、喜家德(快餐代表)、霸王茶姬(茶饮代表)、喜家自助火锅(自助餐饮代表)、入口天物(特色餐饮代表)等不同类型商家,作为文明联盟餐饮店代表,共同发布“食在青岛文明餐桌”倡议书,围绕品牌理念、文明用餐实践、积分优惠等内容在现场与市民展开分享。整场活动通过“文化暖场聚人气、原创歌曲传理念、商家签约亮行动”的层层递进设计,不仅让文明倡议有了“旋律记忆点”,更有了“商家实践支撑点”和“市民参与落脚点”。

互动体验丰富,市民广泛践行文明餐桌

群众互动体验区成为活动现场人气最旺的区域之一。“文明快乐行”飞行棋游戏将文明用餐规范(如光盘行动、公筷使用)转化为互动闯关任务,让知识传递更具趣味性和记忆点。在“文明餐具带回家”DIY活动中,采用“手工创作+知识快问快答”双轨模式,既锻炼市民动手能力,又通过即时问答巩固文明餐桌知识点,实现“做中学、学中记”。此外,活动将《“食在青岛 文明餐桌”宣传折页》作为“打卡载体”,市民完成打卡即可加盖趣味印章,凭印章兑换奖品或商家优惠,通过“任务驱动+权益反馈”的设计,既引导市民主动了解宣传折页内容,又以实际福利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形成“参与—认同—践行”的良性闭环。

非遗融入市集,文明与国粹交相辉映

活动紧扣“绿色环保、物尽其用”的文明核心,特邀掐丝珐琅(蕴含“惜材守艺”的传统智慧)、钩编(擅长利用毛线边角料实现“废料再生”)、布艺缝制(以旧布改造为核心技艺)等非遗传承人现场设摊,以公益价格展销手工作品,让非遗文化赋能文明传播,文化内涵与文明理念深度耦合,“资源珍惜、循环利用”的主旨深入人心。照片免费拍摄打印摊位则成为“文明瞬间的留存站”,不少亲子家庭手持“文明餐桌”宣传牌拍照,达到“活动结束后仍持续传递文明倡议”的二次传播效果,让“文明记忆”在家庭场景中进一步延伸。

氛围营造到位,文明宣传落地见效

市南区文明餐桌宣传不仅有“活动期造势”,更着力于“日常化渗透”的常态长效。全区立足万象城文明餐桌样板综合体的“标杆化打造”,针对“通用性覆盖”与“商户精准适配”两类需求,分层设计宣传载体。聚焦“公筷公勺护健康”“节约粮食不浪费”“光盘行动我践行”“剩菜打包新风尚”主题推出四款公益海报。在通用基础上,联合文明联盟餐饮店推出定制版商户海报,增加“商家专属标识位”(如商户LOGO、特色菜品图示),让“积分兑换的权益规则+文明宣传的公益内容”有机结合,实现“看得见、记得住、用得上”的传播效果。

未来,市南区将持续以“小餐桌”带动“大文明”,通过机制化、场景化、品牌化推进,让“节约粮食、文明用餐”从倡议变为行动、从行动变为习惯,让“文明餐桌”变成餐桌上的文明,成为彰显青岛城市温度与市南文明素养的重要标识,焕新“食在青岛 文明餐桌”品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博)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