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268亿元,为企业“留得青山” !青岛交出减税降费优异答卷

青岛日报2002年12月18日1版

减税降费268亿元,为企业“留得青山”

1-10月青岛新增减税降费额相当于去年全年财政收入的两成多,相当于黄岛区去年一年的财政收入

受疫情影响,今年如何稳住经济基本盘,稳企业、保就业,成为每一个城市必须要做答的考卷。

通过减税降费、“放水养鱼”,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惠企惠民,成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举措。

来自青岛市财政局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至10月,全市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达268亿元,其中,新增减税103.4亿元,减免企业社保费127.2亿元,减免医保费25.1亿元,其他降费12.5亿元。

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对助力企业纾困减负、支持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268亿相当于什么?

2019年,青岛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241亿元,268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青岛财政收入的两成多;还有一个颇具意味的巧合,2019年青岛10个区市中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高的为黄岛区,也是268亿元,换句话说,今年前10个月青岛减税降费的规模,相当于黄岛区去年一年的财政收入。

268亿带来了什么?

减税降费的政策红利正在持续溢出,今年以来,全市市场主体新增33.2万户,总量达到177.9万户,保持全省第一。截至10月末,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1.6%,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到57.6%。保住企业这个市场主体,就是保住了就业,就是为未来留住了青山,打造创业城市,青岛也因此更加有底气与自信。

268亿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青岛这座“读得懂企业,读得懂企业家”的城市,以财政的“减法”换取发展的“加法”,以最大的诚意善待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正如青岛市财政局局长李红兵所说,“沙漠里的一滴水胜过平常饭桌上的一瓶水,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有责任想方设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精准施策就是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268亿,青岛交出的与企业共进退的减税降费答卷有力度、有温度、有广度,很精彩。

用税费“减法”换取企业发展“加法”

由不打折的“规定动作”和实打实的“自选动作”组成的减税降费大“礼包”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难题,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今年以来,青岛市在全面顶格落实国家税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好省政府在地方权限内“自2020年6月5日起至今年年底,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免除一切税费”部署,用税费的“减法”换取发展的“加法”。

为困难企业减征或者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政策是市级权限内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措施。在落实好国家、省减税降费决策部署“规定动作”的基础上,青岛市精心谋划“自选动作”,用活用好市级税收政策权限,以非常之举解非常时期之难。

3月5日,在抗疫的关键时期,市财政局、市税务局联合推出疫情期间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困难减免税政策。2020年第一季度,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其他纳税人减按70%征收。“青岛版”政策,在省内出台最早、力度最大、范围最广,政策覆盖面由小微企业扩大到大中型企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按照省部署延续到年底。

初步测算,此项政策预计全年为我市6.7万户市场主体减税15亿元,占全年新增减税规模的12.5%,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借由此项政策送到了市场主体手上。与此同时,市财政局提前拨付支持经济发展类专项资金20多亿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在今年组织的各类减税降费调研、座谈中,企业普遍反映今年各级新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精准、及时、解渴,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提振了复工复产的信心。特别是我市出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困难减免税政策,直接、普惠、有效,获得感较强。”青岛市惠企政策宣讲团成员、德衡律师事务所张贞生表示。

“一个都不能少”的全覆盖

大企业是城市经济的“定盘星”与“压舱石”,中小企业是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减税降费的政策红利必须精准直达,市场主体无论大小一个都不能少,都要有满满的获得感,这是青岛对企业的庄严承诺。

加快延期缴纳税款、延期申报审批,可以缓解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资金压力,尽快复工复产。今年前10个月,全市税务机关共为882户企业审批缓缴税款60.2亿元,为337户企业办理延期申报。前10个月,全市共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521笔,退税43.7亿元。其中,仅为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市地铁一号线有限公司就退税6.9亿元,企业原本只能“躺”在账面上的资金被盘活,有效化解了特殊时期大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

社保费减免是今年减税降费的“主菜”,今年2月起,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青岛迅速贯彻落实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对中小微企业11个月的三项社保单位缴费部分免征,对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5个月的三项社保单位缴费部分减半征收,社保费减免力度远超去年同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减免优惠。

对于参保员工较多的大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社保费减免政策意味着大幅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今年前10个月,全市共为近7000户大型企业减免社保费10.2亿元。

“我们企业职工1000人左右,每月仅社保费减免可享受50多万元的减负红利,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一季度也减免了150余万元,在关键时期为企业复工复产添了底气,增加了发展信心。”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感慨地说。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少缴或缓缴几万元税费,企业就可能会渡过难关“活下去”,这一点青岛美璇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建波感受颇为深刻。

美璇工艺品是一家从事假睫毛加工销售的小微企业,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一季度,企业面临停工停产。“疫情初期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3%降至1%,政策减免3个月为企业减税近7000元,政策后来又延续到年底,两万块钱对大企业可能金额不算大,但给了我们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信心。”虽然企业生产经营已经走上正轨,但回想起当初的情景,李建波仍感慨不已。

针对小微企业,国家出台阶段性免征减征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中小微企业的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等政策,政策受益的覆盖面达到100%,减税降费的获得感更直接。

1至10月,全市22.9万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减免社保费117亿元,切实减少了小微企业经营成本,稳定了小微企业预期,有力保障了居民就业。

企业与城市相互成就的样本

城市与企业是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一座城市的繁荣兴盛离不开企业的蓬勃发展,企业的蓬勃发展也离不开政府为之打造的最适宜的发展生态,这也正是青岛以“顶格优惠”为企业减税降费的初衷所在。

令人欣慰的是,一组组最新数据证明减税降费红利正在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发展动力。

青岛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不断提升,工业运行持续平稳增长。前三季度,企业百元营业收入成本比上半年下降3元,重点税源企业社保费平均费率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税务登记信息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办理新增登记11.8万户,同比增长12.6%,在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出现同比下降24.2%的基础上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新办企业同比增长15.1%,新办个体户同比增长8.1%。

制造业是青岛的支柱产业,通过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及时缓解企业阶段性资金压力,同时配合增值税降率等一系列政策助力制造业企业加速升级。1至10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比前三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增幅持续扩大。

减税降费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有效激励企业购进设备和原材料等进行扩大再生产,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发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工业企业购进设备发票同比增长16.3%,增幅比二季度提高8.9个百分点,企业购进设备金额增速提升。

缩短退税时间,加快资金周转,外贸企业发展态势良好。1至10月,全市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272.9亿元,帮助外贸企业盘活了资金,积蓄了发展动能。10月份,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42.5亿元,增长12.7%,延续增长态势。

“从当前成效来看,减税降费政策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障改善民生、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倪庆东副教授表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傅 军)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